我曾經在格文中說過不只一次:我並不反對女兒學習才藝,但是她至少必須有某方面的興趣或天份才值得去學,我不會因為隔壁的小美大華都在學什麼什麼,也就叫她去的。老實說,六歲前的安安在文字、數理、音樂、藝術、體育等方面,有沒有什麼高人一等的天份﹖我東看西看,也一直沒看出啥苗頭來;不過我倒是深深相信,所有六歲前的小孩,都有一樣天賜的特殊才華,那就是「語言」的聽、講能力:只要有那個環境,簡直像是從空氣中吸收的一樣,教多少學多少,亳不費勁,而且完全沒有口音。所以我決定在安安六、七歲前,不用多花時間學一些比較通行的兒童才藝(如樂器之類),她只要盡全力學習多種語言就好了。

 

不過學習語言的聽和講,和學其他才藝不一樣,並非只是找個課程或老師報名、交錢、接送即可。幼兒學語言靠的不是正式課程,第一要環境、第二要環境、第三還是要環境。而所謂「環境」又分兩種:一種是日常生活的週遭語言環境,就像盧森堡、瑞士等金融小國,因為和多國接壤的地理位置,以及商業上需要的關係,官方語言有三、四種,所有人民也從小就學上三五國語言,人人都是語言學家;另一種是日常主要照顧者使用不同的語言,例如中日混血兒的爸爸對他講日文,媽媽講中文,小孩自然而然成為雙語寶寶;如果再加上英語的週遭環境,小孩就會變成三語寶寶了!

 

有些人可能擔心多語寶寶會有「語言混淆」或是「語言學習遲緩」的問題;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及無數實例皆指出:自然從環境中接收多國語言的小孩,絕大多數都能達到熟練使用這些語言、並且自由隨情境轉換的目標;這些小朋友有可能開始說話較慢,但是大部份小孩都能在上學後,追上單語小孩使用主語言的能力;一般若是會有語言混淆的情形,多是主要照顧者自行混合語言的結果(例如一句話中兩種語言夾雜、或是某照顧者對小孩有時說一種語言、有時又說另一種),如果每位照顧者監持只和小孩用單一語言溝通,即可避免;現在很多學者專家相信:小孩有同時學習四到六種語言的能力,而且越早開始越好。

 

以安安成長的環境來說,她天生擁有學習三語的條件:父母親說中文、在南加州長大,官方語言是英文,再加上一個非官方的環境語言西班牙文。(安媽OS:大洛杉磯的居民有一半是拉丁美州裔,遠遠超過白人、黑人或是亞洲人的數量;西班牙文在此地通行的程度,猶如台灣的台語,到我們家附近購物或辦事,要完全聽不到一句西語是很難的。)我和安爸從小就只和她說中文,每年她會回台灣住將近三個月,在當地上幼稚園。她從兩歲多開始上加州的美國幼兒園,但是我們刻意讓她每週只去兩、三個半天;然後從她三歲起,每星期還有四、五個半天耗在一家日僑子弟就讀的全日語幼兒園。這個安排倒並純非為了學習語言,而是日語幼稚園的費用只有美國幼兒園的一半左右,而且安爸認為日本人講究日常禮儀,小朋友送到日本老師主持的幼兒園,可以學到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待人接物的態度。因為安安並非全時去幼兒園,我們每星期有一兩個半天,請按時計酬的褓姆來家裏陪伴安安(每次約三小時);我會用比一般行情略高的薪水,聘僱講日文或西班牙文的褓姆兼家教,並且請她們用自己熟悉的外語和安安交談。

 

安安在今年秋天進入本地的公立英西雙語幼稚園(Dual Immersion Program),它是一家有教育系的州立大學附設的學校,有中學部、小學部、幼稚園和自費的托兒所。這種半天用英文、半天用西班牙文授課的雙語幼稚園還不好進呢!我們全城就只有一家,而且它不是全面提供雙語課程,而是分成英語班、雙語班兩種。因為是免費的公立學校,想進去的人只能參加抽籤,我們抽到候補第十名,整整等了半年多,安安還在該校的英語班念了一個多月才擠進去。有趣的是上這種雙語班的美國白人很多,日本人有一兩個,而華裔同學除了安安,一個都沒有!本城的華人家長們不惜重金,送子弟們學各種才藝、進中文學校,但是可以完全免費免工、多學一種語言的公立學校卻無人問津,真是奇哉怪也。(安媽OS:有個可能性是因為校中墨裔學生不少,所以加州學測的平均成績很不怎麼樣,注重成績的華裔家長們就敬而遠之了。)

 

我們到現在的「學前多語教育」成果如下:

 

中文:安安的中文講得相當好。各位親友們或是和她交談過、或是在部落格看過影音,我就不多贅述了。我現在盡力在教她識字及一些簡單的詩詞、閱讀,希望能有成效。

 

英文:安安一直到大約五歲,都僅靠每週不到十小時的幼兒園時間學習英文,而且爸媽在家絕對不會提供任何支援;所以她在五歲前的英文很爛:只會講一些破碎的句子,而且常常不知所云;認識二十六個英文字母,但沒有閱讀能力。可是有大環境就是不一樣:安安在最近半年交了些美國小麻吉,又上了兩三個月雙語幼稚園,現在已經能講比較簡單的完整句子了,而且發音字正腔圓,比乃父乃母的台灣口音高明多矣。有一次她在台灣的捷運上講了點英文,還有熱心的媽咪跑過來說:「妹妹的英文講得真好聽,是在那一家學的啊﹖」她也很努力地開始試著用學校教的「自然拼音法」認字、寫字;雖然常常把字拼錯,我也懶得去管她;反正不久前我們去學校的家長會,老師表示安安的英語進度是可以的。而且我已經開始見識到「環境語言」無堅不摧的威力了。三不五時就要提醒她:妳不能在中文句子裏夾任何英文字、妳說什麼「我會試著做我最好的」(I’ll try my best),那根本就不是中文,要說「我盡力而為」、「我全力以赴」...安安還蠻乖的,指正她中文時,會點著頭說「我盡力而為」;有時還會來向媽媽告狀說:「爸爸講話夾了英文字」呢!

 

西班牙文:安安正式開始學西班牙文,還不到兩個月,可是已經學了一些問候語、數字、月份、星期幾、顏色、動物、果菜名稱之類,再加上西語字母發音、若干西班牙文歌曲,在家裏常會絮絮叨叨地又念又唱,讓我再次對「環境語言」的影響力和小娃娃的語言能力嘆為觀止;雖說晚了一個多月入班的安安,進度尚未完全趕上,但她還蠻喜歡的;希望她可以繼續保持興趣,順利升上小一的雙語班。

 

日文:這是在沒有日常生活上的週遭語言環境,也缺乏講這個語言的主要照顧者情況下,純靠在幼兒園裏每天幾小時互動的學習模式;有些類似現在台灣流行的「全美語幼兒園」。它的成效顯然不如在有大環境的情況下,自然吸收的結果。坦白說,我沒有真正聽過安安講日文(當然啦,就算聽了也聽不懂):她不像西班牙文一樣在家會自已嘰哩咕嚕地講,如果有懂日文的華人親友想逗她講,她會立刻切換到中文模式,不肯用日語回答。安爸說他聽過安安在幼兒園用日文和老師、同學對話,但是我完全不知道她現在的日文程度如何,而且有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-- 在安安已經不上日文幼兒園,也無法營造日常語言環境的情況下,我預計她會逐漸忘掉日文。我只希望將來如果她有興趣再度學習日語的話,一些沈睡的記憶可以被喚醒(例如道地的口音之類),不過實境效果到底會如何,也都在未定之天。

 

總而言之,雖說小娃娃學習語言的「投資報酬率」高得出奇,但是必須在有自然環境的情況下順勢操作,才容易見功;沒有適當語言環境的話,只靠業者刻意安排的「全外語幼兒園」是否能有理想成效,還真的很難說呢!

 

組圖:南加州的多元文化。上圖:安安和安爸逛洛杉磯市的墨西哥人「派對用品街」,整條街都是老墨售賣開派對玩藝的商店和攤販,還有很多類似台灣夜市的小吃攤,走在街上幾乎聽不到英文。左下圖:洛杉磯韓國城的嘉年華會和大遊行,所有的人都和我們說韓文,哈哈。右下圖:安安參加鄰家小朋友的生日派對。壽星的媽媽是俄籍的麻醉醫師,她和媽媽講俄文,和安安講英文。

 

multilingual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