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中文教育是個特殊領域,不能比照華文社會的純母語教學法,幾十年來週末中文學校一再的失敗,已經證明了這一點。我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針對的,是此特殊領域中的一個特定族群:在海外土生土長、或是很小就出國,缺乏學習中文的大環境,但是家中有至少一個嫻熟中文的長輩,可以營造語言小環境的華僑子弟。這種小孩的學習模式,介於學母語和外語之間,有人把它叫做「繼承語」(Heritage Language)教學。可想而知的,在異國以繼承語模式學習中文閱讀,基本上是「小環境(中文)對大環境(當地語言)」的龜兔賽跑:如果按照正規的跑法,烏龜是跑不贏的;想要和兔子並駕齊驅的話,除了像寓言故事中說的一定要努力不懈、堅持再堅持之外,就是要儘可能提早開跑 -- 但也並不是胡亂開始、越早越好喔!如果烏龜凌晨三點在黑漆漆的野外亂跑,咕咚摔了一跤,就得不償失了。尋找最有效率的起跑時間點和路線,是很重要的。 
 
養過小孩的爸媽都知道,小娃娃有個「語言敏感期」,在大約一歲到三歲之間,會開始沒完沒了的吸收、模仿別人講的話。剛開始時可能會東錯西漏、進步緩慢,還夾一大堆火星文;但是過了一年半載,就忽然進入「語言大爆發」時期,嘰哩呱啦地什麼都會講,聒噪到家人想把耳朵摀起來的程度。但是並非每個家長都知道:很多小孩在三四歲到七歲之間,也有個「識字敏感期」,會開始指著標語、路牌、海報認呀認地,問大人「這是什麼﹖那是什麼﹖」;看繪本時,不是只盯著圖看,而是開始願意去瞄瞄文字,再不然也至少比較情願讓大人指讀啦。爸媽如果在這個時段努力教小朋友認中文字,是可以事半功倍的。
 
因為處於「識字敏感期」的小孩,認識漢字不是像大人一樣一筆一畫地學,而是像照相機一樣,啪啪啪地把字型「攝」進腦海裏,學習效率頗高;所以近年來海外中文教育界有個理論:不要等小孩到了學齡,才開始學認中文字 -- 上學後小朋友已經被鋪天蓋地的外文環境淹沒,來不及啦!大家一定要努力和時間賽跑!於是各種中文學前班、高效識字班、幼兒讀經班,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;熱心的家長們,甚至有一兩歲就開始教小孩認字卡、讀經書的。
 
所以這樣做的效果如何呢﹖一般來說,初期成果比週末中文學校好;我在網上看過一些自主閱讀成功的例子(沒有親眼見過),但是失敗的人,仍然不在少數。我自已在女兒安安四歲多時,開始教她識字;其中走過不少彎路、歷經各種挫折,至今雖然仍未達到自設的目標,但也有點進展:她在大約五歲半進入識字敏感期,開始喜歡每天的認字遊戲,六歲半時可以閱讀圖多字少(千字以內)的繪本,不必依靠注音。根據我本身的經驗,以及在網上讀到的大量個案來說,想要把握學前的識字敏感期,教小朋友自主閱讀中文的海外華人家長,除了大家都知道的「堅持」之外(安媽OS:那些自問沒有辦法每天讓三五歲小娃學習中文,一年至少三百五十天的家長,不用再看下去了,您不會成功的),還必須認知到的重要觀念有:天賦、時機和語境。 
 
reading.jpg  
幼兒學語文無法像成人一樣,全憑毅力懸樑刺股地苦讀;他們靠的是從環境中吸收知識的天賦本能,以及這個階段驚人的記憶力,所以天份非常重要!有的小孩子對聲音敏感、有的對圖像敏感,有的則對文字敏感。父母親要了解自已小孩的天賦,抓住效率最高的時期因材施教:例如說對圖像敏感的小孩,可以試用字卡及圖畫多的識字教材;對聲音敏感的小孩,也許適合韻語識字;對文字非常敏感的小孩,不妨試試難度最高的「純指讀識字法」。不論採用什麼辦法,都一定要耐心等待加強教學強度的時機。還沒進入「識字敏感期」的小孩,可能會把爸媽念的童書,從頭到尾一字不差地背出來,但事實上半個字也沒看進眼裏。這時父母親不要心急,已經是很棒的開頭了!如果小朋友的文字天賦平平,時機又未到的話,用簡單粗暴的手法催逼孩子識字,有可能會效果不彰,甚至適得其反的。
 
有些家長看到這裏,或許會嚷道:理論聽起來很好,可是怎麼實行呀﹖我又不是早教專家,怎麼知道什麼識字方式,對我家小孩最好﹖在海外又沒有中文標語、路牌、海報可以認,我哪會知道孩子幾時進入「識字敏感期」﹖這就牽涉到我上面說的第三個重要觀念「語境」了。除非小孩子能有培養語感的語境,要不然「識字敏感期」是永遠不會出現的!不管小孩語文天賦有多高,如果他從呱呱落地起,就沒有聽過、看過一個阿拉伯文字,孩子會有阿拉伯文的「識字敏感期」嗎﹖這也是「繼承語教學」和「中文外語教學」比起來最大的優勢:家長可以營造一個中文的小環境,讓孩子慢慢累積語感;等小孩有了最基本的聽說能力後,再開始用遊戲的方式,讓他不經意地接觸中文字。如果真的不曉得那種識字法最適合,可以從最常用的方式開始(字卡或幼兒識字教本),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,變著法子讓小朋友試試看 -- 孩子喜歡的方式,就是最好的方法。雖然父母不是教育專家,但是在「對自已小孩的了解」這件事上,卻是專家中的專家。只要認真觀察小孩對文字的反應,他會用自已的方式表示:媽媽,我喜歡這種識字遊戲!爸爸,我的識字敏感期開始了喔!用心的家長們,一定會知道的!
 
營造中文語境,不要等到想教小孩識字時才開始;在小孩開始牙牙學語、甚至更早時(例如說一出生),就應該著手進行了。真想讓小娃娃學習中文閱讀的家長,可以從「口語訓練」、「聽讀」、「指讀」這幾種方式循序漸進,逐步培養孩子的語感;並非除了用中文招呼小孩吃飯睡覺(也許再放點中文卡通打發時間)以外,不做什麼努力,到時往中文學前班、識字班一送就算數啦。再來我會另文分享剛才提到的一些語感培養法,以及自已的實務經驗。還請其他有類似心得的父母們,不吝指教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