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這個中文自主閱讀系列的上一篇「識字敏感期」中,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中文的自主閱讀訓練,不是在教小孩識字時才開始;而是在小孩開始牙牙學語、甚至更早時(例如說一出生),就應該著手進行了。有些海外的華僑家長會說:「喔,不就是在家裏堅持和小孩講中文嗎﹖這個不難呀。」如果家長的目標只是要小朋友會聽會說中文,在家裏用中文對話,有可能已經足夠;但是如果想競逐「自主閱讀」這個「聖杯」的話,作法就沒有這麼簡單了!
 
任何語言的口語及書面語,都是有差別的;有著數千年文言源流的中文,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落差尤其可觀。下圖中的繪本,一頁大字沒有幾個,內容大概都屬於小貓叫、小狗跳、妹妹玩娃娃之類的低幼程度,但是其中的若干用語如「嘈雜」、「滋潤」、「屏氣凝神」、「蜿蜒曲折」,卻很難出現在小朋友日常的交談中喔:
 
reading-01  
真想讓小孩早早進入中文自主閱讀的海外家長,不能僅僅追求1000字、1500字、2000字的識字量,還必需培養孩子的語感。在小朋友的字彙量尚且不夠的「前閱讀時期」,語言的輸入主要是靠聆聽及對話,也就是所謂的「磨耳朵」了。
 
想要讓小朋友熟悉書面的表達法,最有效率的辦法是「親子閱讀」。方法超級簡易,人人可行:拿起童書來,一字字大聲朗誦給小孩聽。親子閱讀從嬰兒時期就可以開始,而且家長無須刻意簡化文字內容。在小孩還沒有興趣去看字以前(大約3~4歲),也未必需要指讀,讓孩子聽書、摸書、翻書、看圖就好。
 
眾多英語社會的早期閱讀研究顯示:嬰幼兒時期的親子閱讀,可以增進孩子入學時的語文能力(包括較豐富的詞彙和複雜的句法),以及對閱讀的興趣。不僅如此,在閱讀之中建立的緊密親子關係,對小孩後來的認知、語文、社交能力發展,都非常重要。美國小兒科學會(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)在2014年公開發表政策性聲明,呼籲所有小兒科醫生鼓勵家長們陪伴孩子閱讀,並且盡力協助社會各界推行嬰幼兒的親子共讀活動。這招培養小孩語感的頭號王道,不僅能用於中文「繼承語」教學,對於母語或外語的閱讀學習,也都一體適用喔。
 
學前嬰幼兒親子閱讀的觀念,雖然已經漸漸受到重視,但是仍然不夠普及,在華人社會尤其如此。在安安的成長過程中,所有長輩、親戚、朋友、同事,甚至安安的美國小兒科醫師,全部知道我想教安安中文,可是大家都只說「一定要堅持跟她講中文喔!」,有些人會加上「多回台灣」、「多看華語電視」之類的建議,沒有一個人告訴我說:「每天念中文童書給她聽吧!」當然我並非完全沒念,但是因為我小時沒有多少親子閱讀的經驗,也莫名其妙自行學會了中文閱讀,而且又恃著家中的讀書風氣極盛,並未太重視這個區塊;到了安安六歲時驚覺不對,才急起直追,非常辛苦。(安媽OS:其中詳情,請參考我的「無聊不讀書」一文。)現在如果我必須再教某位海外小朋友中文的話,我會從小孩學說話前,就開始天天念書給她聽了!
  
除了親子閱讀之外,「口語訓練」也是語感培養很重要的一環。「從小堅持和孩子說中文」,對有心教導小孩中文的海外家長來說,是人盡皆知的觀念,不過談話內容也是可以有些講究的。在安安牙牙學語的時候,就有朋友告訴過我:即使和小嬰兒說話,也沒必要使用「來吃飯飯」之類的幼稚口語,用正常方式對話即可。安安四歲多以後,我開始天天和她講自已亂編的「李高強故事」,並且在其中刻意夾雜各種書面語、成語、俗語。我發現對小孩子來說,學新詞就是學新詞,半文半白的詞句,並沒有比白話更難吸收;所以我後來連和安安的日常對話,也常常摻入成語或是稍微古雅的表達法,像「有何貴幹」、「有何高見」、「意下如何」之類,效果不錯;安安不止逐漸能夠理解,有時還可以正確運用。例如我們大人在聊天時,提到某人日夜加班,不得休息,安安就插進來說:「這樣子他會“精疲力盡”的!」聽到小堂妹早上起床的情形,就說她「睡眼惺忪」。不過有時我也會作得稍嫌過火,就像有一次我不小心告訴安安:古代人把「小便」叫做「小解」;安安聽了大喜,整天「我要小解」、「我要小解」地嚷個沒完,媽媽終於受不了啦:
 
「安安,拜託妳別再說“我要小解”啦,就說“我去洗手間”或者“我上個廁所”好不好﹖」
「妳不是說古人講話比較有學問嗎﹖為什麼我不能說呢﹖」
「因為...因為現在沒人在講“小解”了。別人會把小解的“解”聽成姐姐的“姐”。小孩子這樣講還好,如果一個大男人說“我要小姐”,那是很不雅的!」
「有什麼不雅﹖」
「啊,哎,這個...」(媽媽語塞...教中文真的不簡單啊!)
 
有些時間精力不夠的家長,會盡量使用中文影視、有聲書、華語歌曲、多媒體教材,甚至相聲、評書來創造家裏的中文小環境。這些辦法當然都很有用,但是它們都只是親子語言交流的良好補充手段 -- 父母和子女間的親密互動,不是任何高科技產品可以取代的!各種視頻、音頻,都是單方面的語音輸入;家長只有在和小孩對話時,才知道孩子能輸出的成果有多少。
 
我每天下班回家後,都會和安安東拉西扯地聊天:學校的事、家裏的事、週末計畫、馬路消息...什麼都談。和她講我自創的床邊故事時,她會自己不斷地編出劇情接下去;一個故事大概有一半都是她編的,而且想像力天馬行空,比我講的還要荒誕有趣。我對她口語表達的品質相當重視;最重要的規則是中文句子裏,絕對不能夾英文字進去(某些特殊的專業術語可以除外,但是安安的英文字彙,還沒到那個程度啦)。我告訴安安說:妳在學校和老師、同學講英文,不會夾中文字進去,因為他們聽不懂,很不禮貌。那麼妳如果在中文句子裏夾英文,一些只會中文的親友都聽不懂,不也是很沒禮貌嗎﹖安安從此把這條規則奉為金科玉律,不但自已從不違反,還時時指責爸爸媽媽及諸親友「講話夾英文」;有些人對她說的什麼「夾英文」一頭霧水,讓我難免有點尬尷呀。
 
不過環境語言的強勢影響,並非只是一句「講話別夾英文」就能解決的。隨著安安的英文口語越來越熟練,她的中文表達就開始出現英語句法了。比如說:「我會試著做我最好的(I’ll try to do my best)」、「你有沒有什麼東西尖 (Do you have anything sharp﹖)」、「我做功課在學校(I did my homework at school)」,不倫不類之至。我每次聽到這種話,一定會立刻說:「這不是中文,妳給我重講一次!」有趣的是她如果自已想想再重講的話,十次有八次可以講對,並不需要我教她,可見一般小朋友對語言的感覺,是相當敏銳的;但是在缺乏大環境的情況下,只靠直覺自學未必足夠。父母親最好在固定的課程外,隨時對小孩的口語加以提點、磨鍊,等到孩子的識字量足以閱讀時,這些平日一點一滴積蓄起來的語感,就可以大派用場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