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兩位關心小孩中文教育的歐洲媽媽,留言與我交流。雖然她們家的小朋友只有兩、三歲,但是有著強烈「中文危機感」的媽咪們,不約而同地對我討論過的「字卡教學法」,表達了強烈的興趣。不過以我本人的教學經驗,以及網上所讀到的大量個案看來,我是覺得在海外缺乏中文語境、小朋友又沒有「識字早慧」傾向的情況下,想讓兩三歲的小華僑系統性學認漢字,效果可能會未盡理想,還不如先把時間投資在「聽讀訓練」(包含書面語的聆聽訓練)上面。 
  
中文所以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,最主要的理由是:漢字是「表意文字」,而非「表音文字」。像英文、西班牙文之類的「表音文字」,學習者若是已經掌握了對應「字音/字義」的口語能力,只要遵循既定的字母發音規則,就可以把紙上的「字形」自動轉換成「字義」,從而理解文字內容。而中文的學習者,只知道「字音/字義」的口語對應關係,是遠遠不夠的;還必須接受漢字的識讀教育,把數千個「字形」和「字音」一一對應起來,才能夠把紙上的「字形」轉換成「字義」。如下圖所示:
 
listen-01  
從上面的圖解可以看出:學英語的孩子,只要能在腦中對應狗的圖形以及Dog的音,在花點時間學會字母、掌握簡單的發音規則後,便可自然識讀Dog這個字。而學漢語的孩子,在能夠對應狗的圖形以及「ㄍㄡˇ」的音之後,還要學會把「ㄍㄡˇ」和「狗」對應起來,整整多了一倍的手續。如果學生的腦子裡,一開始就沒有「字音/字義」的檔案,要學習對應字形,難度會非常高。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會講中文的成人,用基礎教科書學起中文來,個個叫苦連天的緣故 -- 因為他們其實是同時在學「字音」和「字形」啊!
 
小朋友學習中文和大人不同,次序一定是「聽說讀寫」。學齡前的小孩,大腦以形象思維為主,他們其實是把漢字當圖形認的。即使在海外缺乏語境的情況下,家裏說中文的繼承語(Heritage Language)學習者,和母語非中文的孩子比起來,天生仍然有一個絕大的優勢,就是可以透過自然吸收的方法,先在腦中存進大批「字音/字義」的檔案,再來和「象形文字」這套圖形對應的工夫,就只剩一半了!所以在識字之前,進行大量、深度的「聽讀訓練」,重要性是不言可喻的。
 
海外華僑家長都愛說:「華人小孩天生有學漢語的優勢,不學太可惜了。」但是很多人說歸說,卻不知道怎麼運用這種優勢。有人在孩子年紀還太小,腦子還對不上多少中文字音和字義時,就忙著讓小孩認字;有人則是只和孩子作點簡單日常對話,稍微高深一點的詞語,小孩就聽不明白。結果真正教起漢字來時,媽媽米亞,只是頭一千個「高頻字」(中文書面語中最常用的一千字)裏面,就充斥著孩子聽都沒聽過的蝦米「斯、爾、羅、即、僅、某、顯、致、納、權、律、屬、黨、采、征、洛、革、諾、宣...」好吧,那麼硬著頭皮努力「灌字」如何﹖除非您家列祖列宗保佑,小子的文字DNA非常強大,不然很可能會出現底下的情形(例子取自此網頁,類似的個案,在網上的海外中文教育論壇上俯拾皆是,並非特例也):
 
「我們不停學,不停遺忘啊,基本教進一個新字,兩三個原先會的字要還給我,越學越後退,真是鬱悶。我記得我們五六百字之前很順利,一周能20字左右,我一度對中文教學很樂觀,誰知過了大概600字以後,開始大量混淆遺忘。而且不光字會混淆,我娃有很多詞語不知道,哪怕認得字,她也不知道幾個認得的字組合出來的詞是什麼意思,即使四五快讀裏的詞也有很多她沒聽過...我一直不明白那些兩三歲的孩子怎麼能學會四五裏面的書面語,難道都死記硬背,不管意思嗎?」 
 
我在本系列的「指讀實戰篇」一文中曾提過,文字天份中等的海外小朋友,想閱讀一般無注音繪本的話,大概要擁有800-1200的字彙。如果小朋友對中文「字音/字義」的理解能力(亦即我所謂「聽讀」的能力),只夠支撐五六百字的學習量的話,是很難進入自主閱讀的。而且就算小孩的記憶力特別好,把上千個字形硬是死背起來了,再來要如何﹖識字的目的又不是參加認字大賽,而是要能自主閱讀對不對﹖既然要閱讀,就不能只靠單打獨鬥的字彙,一定要熟悉各種書面語的辭彙,還要擁有能夠理解句義的語感。有些樂觀的家長會說:「連猜帶蒙,邊讀邊學嘛!我們以前不都是這樣學的﹖」但是即使是邊讀邊學,小朋友的立足點也是不平等的:腦中存有足夠「語音檔」的孩子,即使句子中有不認得的字,也可以憑上下文猜出大概;而欠缺「聽讀訓練」的小朋友,就算每個字都都念得出來,要理解以前從沒聽過的辭彙和語法,仍然會困難重重喔。
 
我在教家裏那位小華僑安安學中文時,非常重視聆聽能力方面的語感培養:基本上是數年如一日地不斷編故事給她聽,設法在情節中「塞」各種成語、俗語、書面語進去,再加上持續的親子閱讀。從安安最近的朗讀練習,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就是有時她讀的是腦中已經有的「詞」,而不是「字」。例如「塵」這個字,單獨指認字卡時她念不出來,但是「吸塵器」一詞就沒有問題;更有趣的是「整」、「齊」兩張字卡,分開時一個都念不出,可是如果把兩張字卡排在一起,她馬上脫口而出:「整齊」!她朗讀故事書時,有些比較難一點的字,我未必曾用字卡教過她,但是她在有上下文脈絡時,可以把「救濟」、「高聳」、「雲霄」、「奸詐」之類的語詞隨口輕鬆念出;反而是用字非常簡單,但是不解其義的「先人」讀得遲疑澀滯,而且念完了仍然不知所云。我以前很天真地以為:如果能把小朋友的中文培養到初步脫盲的程度(大約台灣小二生程度,能自主閱讀童書),再來就可以放手,讓孩子從閱讀中學習。但是真正身歷其境時,才知道若想要中文教育更上一層樓的話,除了盡量閱讀之外,持續的聆聽訓練,還是萬不可少的。
 
海外的小華僑學中文時,若是長期缺乏日常聽覺上的刺激,主要依賴視覺式學習的話,情形就會有些類似聽障生學語言。針對特殊教育的研究指出:重度聽障生在十八九歲時的平均閱讀水準,約略相當於八、九歲聽力正常學生的閱讀能力;聾生每年進步的程度,只有一般學生的百分之三十左右,而且到了三、四年級的閱讀水準時,就進入停滯不前的高原期了。聽障生的作文,通常會有文章偏短、文句顛倒、抽象詞彙較少、難以運用虛字或助詞、論說文寫作困難等問題... 這些情形是不是很像海外中文學校裏,許多十餘歲青少年的困境﹖ 
 
海外華僑父母一個常見的現象,就是高估子弟中文聽與說的能力。我常會聽到華人家長談到自家的青少年:「我家小孩雖然在異國社會土生土長,不會看中文書,但是口語能力很好,聽跟說都和華人社會的孩子一樣流利。」事實上,如果和這些華僑青年深入用中文交談的話,就會發現他們也許發音標準、語句流暢,可是對別人所說一些較為雅馴的文詞,難以完全理解;而自已想表達的內容如果稍微艱深繁複點,英文字詞就會不自覺地溜出來了。而旁邊的人標準更低,聽到海外小華僑竟然能說一口字正腔圓的中文,努力表揚都來不及了,誰還去大煞風景地計較程度﹖我帶安安出去時,若是她向不熟識的華人打招呼,大概都會在三十秒內得到相同的反應:「小妹妹的中文講得真好!」問題是她那有講出什麼像樣的中文﹖最多就是用標準的口音說了一兩句「叔叔阿姨好」、「我的名字叫安安」、「我今年X歲」而已呀!「能把音發準」和「中文講得好」,完全是兩碼子事啊﹖
 
就如我在此系列中的「前閱讀時期的語感培養」一文中所說:如果海外家長對小孩中文程度的期望,只是想做一般日常的口語溝通而已,那在家裏說說國語就夠了;不過如果目標是「自主閱讀」的話,聽說方面的能力培養得越好,以後學習閱讀就會越輕鬆。在下一篇文中,我將分享漢語「聽讀訓練」的各種實際操作法,以供有需要的海外華僑父母參考,還請各位親友不吝指教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