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朋友語文教育的啟蒙階段,追求自主閱讀能力的兩大指標為「識字量」與「流暢性」。其中的「識字量」這個題材,在本系列中已經有過詳細的討論;在此將專門論述「閱讀的流暢性」(Reading Fluency)。
 
其實「閱讀」這檔子事,基本上是把各種代碼符號,轉換、解讀出其中涵義的過程。閱讀流暢性則是解碼(decoding)的自動化( automaticity ) 程度。您家那台會講話、會走路的「漢字解碼器」容量越大、程式跑得越快,閱讀的流暢性就越佳。文字的代碼有好幾個層次:字、詞、句、段落、全文。「識字量」涵蓋的只是最低一層的解碼程式而已。會念字以後要了解詞義,懂了詞義後要解讀全句,解讀句子後要理解整段的意思,一段段理解後要讀懂全文 -- 這幾種閱讀理解的能力,和閱讀流暢性關係密切,是可以慢慢增強、培養的。
 
增進閱讀的流暢性,和增加識字量一樣,都必須在學童腦中建立自動化的神經電迴路;而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,只有「反覆練習」一種,絕對沒有捷徑。此所以在海外中文教學中,成功最大的關鍵是「持之以恆」,而不是任何神奇的教材或手法。不過在教授小華僑中文「繼承語」(沒有語言大環境,但是家人可以營造小環境來傳承的語言)的過程中,增加識字量的技巧,和華人社會的母語教學,有相當程度的差異;而在增進閱讀流暢性這方面,手法就沒什麼不同了。
 
不管是學習母語的小學生,或是在海外學習中文的小華僑,若想進入自主閱讀之門,都會有從「不流暢閱讀」到「流暢閱讀」的過渡階段。美國的國家教育進展評測(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)使用的量表,將朗讀流暢性分為以下四個等級:
 
第一級(不流暢):每唸一個字就停頓一下,偶爾有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的字群,但即使是這樣,也沒有保留有意義的文法結構。
 
第二級(不流暢):停頓之間所唸的多為兩個字的字群,偶爾會有三或四個字的片語,有時是一個字一個字念的。所念出來的字群怪怪的,而且和上下文或是段落不相關。
 
第三級(流暢):讀的時候,每一個停頓之間所唸的片語只有三、四個字,然而大多片語是恰當的,而且保留作者的文法結構,不太有抑揚頓挫。
 
第四級(流暢):一口氣唸很長的段落,而且唸的內容是有意義的。雖然可能有重唸或與文本略有不同的現象,但並不影響整個故事的結構。完整的保留作者的文法結構。在閱讀時,大部分的故事讀起來有抑揚頓挫。
 
chinese-01  
 
台灣和中國的小學生,擁有語言大環境,以及完善的中文教育系統,只要不是學障兒,中文閱讀都能順利拾級而上,沒有什麼學不會的問題;但是海外的小華僑如果學習不得法,或是恆心毅力不夠的話,在一、二級階段棄學的風險非常高。有志幫助子弟從「不流暢閱讀」過渡到「流暢閱讀」的家長,可以考慮採行以下幾種方式:
 
1.每天持續閱讀,並且慎選符合孩子能力的文本。我在「第一個瓶頸期」一文中提過:閱讀能力的研究者,將「文章覆蓋率」未達90%的閱讀行為歸類為「挫折性閱讀」-- 過多的生字嚴重妨礙閱讀流暢性,以至於閱讀無法帶來樂趣。在進行閱讀流暢性教學時,最好選擇孩子的識讀率高於95%的文本。如果一頁書裏,小孩不認得的字超過五個的話,流暢性教學是不易推動的。若想逐步增進閱讀材料難度的話,一定要持續擴充識字量;所以除非孩子的文字天份極高,否則基礎的識字教學,是不宜因為開始閱讀而中斷的。
 
2.請孩子朗讀文章,尤其是分成小段落(甚至分句)的反覆朗讀。中文朗讀的相關研究指出:同樣的文本重複朗讀三至四次的效果最佳,然而朗讀十次以上的效益就不大了(小朋友大概把內容背起來了吧)。我在「朗讀的重要性」一文中,曾經敘述過自已的親身體驗:僅僅是要求女兒在朗讀簡短小文時,做到「所有的字讀對、該停的地方停、不該停的地方不要停」這樣的白癡條件,在幾個月費時無多的練習後,她的朗讀流暢性就提升了將近兩個級數,成效是非常明顯的。
 
3.如果小朋友解碼仍有困難,師長們可以用各種方法輔導,包括同步跟讀、隨後跟讀、協助斷句、預習生字等。也可以使用一些猜讀的小撇步,例如某些字可以「有邊讀邊,無邊讀中間」;或是根據上下文猜字之類。
 
4.在孩子的朗讀流暢性進入三、四級後,可以視情況要求朗讀的韻律性(prosody ) 。如果小孩有興趣的話,不妨嘗試進行抑揚頓挫、入耳動聽的表演性朗讀;若能錄影讓小朋友觀看,甚至上傳網路讓親友團來阿諛點讚,效果還會更佳。本身就富含韻律性的詩歌朗誦,也是非常棒的輔助練習。
 
至於閱讀流暢性要達到什麼程度才算合格呢﹖在美國念小學,教育局有一套很明確的要求標準,但是華人的語言教育界,對此就不太重視了。在2016年,臺灣的師大教育心理系及臺大心理學系合作了一個研究,測試了臺灣國小學童朗誦適合各年級程度閱讀材料的流暢度,得到的結果是:二年級學生的平均朗讀速度為每分鐘120多字,之後持績成長到四下的160多字,五六年級則持平。論文作者表示:若以朗讀速率表示,各年級的切截點是:二年級每分鐘唸對104-111字,三年級117-136字,四年級129-146 字,五、六年級150-156 字。當學童的朗讀流暢度在上述切截點之下,就可能有閱讀理解的困難。當然了,這些數據顯示的是臺灣學童的閱讀能力,未必能拿來當作要求海外小華僑的水準;不過從此大致可以看出,如果小朋友想要順暢閱讀半文半圖的「橋樑書」,所需要的朗讀速率大約是一分鐘110-120字以上,閱讀中年級以上程度的少兒讀物,則最好能有每分鐘150字的速度。(以上討論的是朗讀速率,默讀的速度自然還會更快的。)我在「三語教育的閱讀進度紀錄 -- 小二期中篇」一文的開頭處,貼過女兒安安朗讀二年級橋樑書書「二年級問題多」的影音,其中她的朗讀速率就大約是一分鐘150餘字,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。
 
孩子從「不流暢閱讀」到「流暢閱讀」的過渡階段,即使每天只進行短短十至十五分鐘的閱讀,也能保証足夠的閱讀量。美國學校的低年級語文作業,一般都會要求每天至少十五分鐘的課外閱讀。中國大陸最新的「語文課程標準」,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為:一年級至少兩萬字、二年級三萬字。就算是閱讀磕磕巴巴,每分鐘只能念二三十字的小孩,如果一天讀上十分鐘,一年下來也可以讀十萬八萬字,遠遠超過官方規定的閱讀量了;所以家長們只要每天抽出少許時間,持之有恆地陪伴孩子閱讀,就一定能看到成果的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