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星期我們全家到美國南部德州渡假,主要是去探望一些數年未見的老朋友。其中有一位是研究傳染病的病理學家。她在二十多年前隻身從台灣來美留學,取得博士學位後,就一直在德州濱海的大學醫院從事科研工作。朋友的家人全在台灣,小城的華人居民又不多,年屆半百的她孜孜致力於病理研究,至今未婚;想像中她的生活應該是較為清寂的。但是我們在朋友家盤桓了兩天後,這樣的印象就全然改觀了! 

朋友顯然是個深諳樂活之道的女子,把自已工餘的時間安排得充實又愉快。她在離海灘只有幾分鐘腳程的地方,購置了一間美麗的小白屋(左上圖),有著花木扶疏的小院落(右上圖),自已種植結實累累的蔬果:左下圖是葫蘆、右下圖是香蕉。 

sunset love-01.jpg  

小屋中到處是自已巧思製作的工藝品,有自製的造型肥皂(左上圖)、自曬的菜瓜布(右上圖)、自縫的帽子和包包(左下圖)、甚至有自釀的果子酒(右下圖):

sunset love-06.jpg   

早餐是朋友自已做的蕃薯酥餅、蛋餅,還有土司麵包,配上用花園中水果自已熬的果醬: 

 sunset love-04.jpg  

不過在朋友家中看到的最大驚喜還不是這些東西,而是在傍晚下班時分,踏進門來的一位恂恂儒雅的銀髮美國男士,朋友介紹著說:「這位是C博士,和我同一系所的神經病理學家,我的...“朋友”啦。」

我眼睛睜得有如銅鈴:「天啊!妳不夠意思喔,有男朋友這麼久了都沒講哇...」

朋友難掩甜蜜的表情,娓娓細訴和男友共享的閒情逸趣:他倆不僅專業相同,也有很多類似的愛好;常常攜手到附近的州立公園觀察野生動植物,朋友拿出大批沼澤拍攝的鱷魚、鳥兒、蓮花照片分享;每年春秋兩季,他們更有為期數天的浪漫觀星之旅:和德州太空總署「天文俱樂部」的同好,攜帶專業的天文望遠鏡及攝影器材,到人跡罕至的野外住宿數日觀察天文。那種地方不要說四週全無光害了,連他們住宿小石屋的燈泡,也全改用紅色的,避免干擾觀星效果。她拍攝的銀河系相片美如夢幻(上圖)。左下圖是他們觀測月全蝕時所攝的系列圖片、右下圖則是沼澤裏的鱷魚老兄,它背上還有隻小鱷魚喔: 

 sunset love-07.jpg  

看看朋友逍遙閒逸的日子,鎮日在工作及家庭間團團亂轉的我,雖說有著女兒可愛的笑容作為「激勵獎」,也難免浮起那麼一絲豔羨的心情。至於小安安,那可就絲亳不掩飾她對阿姨大大的傾慕和崇拜了。她整天像跟屁蟲似地隨阿姨走來走去,不斷地說:「阿姨教我做衣服吧」、「阿姨教我種葫蘆吧」;一邊嚷嚷,一邊還不忘對裁縫白癡兼園藝白癡的老媽投來輕蔑的眼神呢... 
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
以前我曾在格文「從大S的閃婚談起 -- 事業熟女的擇偶觀」中談過,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華人社會中仍普遍存在著傳統「女人上嫁」的婚姻觀:亦即是在擇偶時,女性會希望對象的客觀「條件」和自身相若或是更加優秀。但是社會上的實際情況在轉變,女性的學歷、能力越來越高,比起同齡男士來早已有過之而無不及;於是這種普遍依據傳統婚姻觀擇偶的行為模式,就造成很多出色熟女不婚或失婚的結果。我身邊就不乏學經歷非常優秀、個性可愛、也絕不排斥婚姻的華人女友,在致力事業、環境侷限、甚或只是緣份未到的情況下,直到四十多五十的高齡,仍然未步入結婚禮堂,而且在美國和台灣都有喔。 

但是隨著社會漸趨多元化,風氣越來越開放,我也開始觀察到這批女友們在心境上、以至實際生涯規畫上的轉變。其中最大的一個變化,是從「擇偶」的意識型態,轉化成一種我稱為「覓伴」的心態;像我這位病理學家朋友的情形,就是非常好的例子。 

不管社會及科技有多進步、開放,女人仍始終有個難以克服的關卡,那就是所謂的「生理時鐘」大限。對於想依循傳統的婚姻觀組織家庭、生兒育女的女性來說,她們還是必需面對女人在四十之後,生育能力會急遽降低的事實。到了四十末梢的「後段班」年紀,更是即使借助最先進的生殖科技,懷孕生子仍會極端困難;在事業的黃金收穫時期養兒育女,也是時間、精神、體力上非常沈重的負擔。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此一階段的成功事業女性,多半經濟無虞、社會地位穩定,並沒有必要借助丈夫的財力或頭銜扶持、成就自已。在這類考量之下,有些單身中年熟女,會開始意識到她們真正需要的,並不是個在年齡、外貌、學歷、職業、經濟能力等外在條件匹「配」的佳「偶」,以便互相支援共組包含下一代的小家庭;而是個性契合、興趣相近,願意相「伴」享受兩人世界的愛「侶」了。 

我有幾位抱持這種心態的單身女友,都在四十好幾的高齡,找到並非完全符合傳統「配偶」條件,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相當理想的「伴侶」。她們仍然抱持不做他人婚姻第三者的道德標準,但是並不排斥和女友分手、離婚、喪偶、有子女者,甚至有人能接受完全與妻子分居、離婚手續也已走到最後階段的男士;她們的對象財力一般較為平常,但是學養品味都頗有水準;未必儀表非凡,但是卻個個風度翩翩、知情識趣。雙方交往的模式,也從傳統的「以結婚為前提交往、以生子為前提結婚」,修正為「以共享人生為目的交往,婚姻家庭兒女的前景則隨緣發展,絕不強求。」其中有的在相攜一段日子後,水到渠成地結為連理,也有的仍在無拘無束的愛情長跑之中。但不管是那一種模式,我都能從朋友身上,感受到那種天涯相依的溫馨與幸福。 

李商隱有首名詩「晚睛」,其中說到:

「深居俯夾城,春去夏猶清。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晚晴。」

 鮮花燦爛、日正當中的春色固然佳妙無比;春去夏移後,芳草斜陽、幽情戀戀的晚晴歲月,一樣可以美不勝收。在此祝福天下的有情人們,不論年齡、種族、世俗條件、交往模式,都能快快樂樂,共享相依相攜的絢麗時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