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讀書筆記 (2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/tmp/phpsoaGyC 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

多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格文「英詩翻譯 –  ”輕歌消歇處“ 和 ”海之戀“」,裏面提到譯詩的時候,常常會碰到某語言特有的文字韻律和音樂性,那幾乎是完全無法照原文表達的。我在文中引用了英國桂冠詩人梅士菲爾(John Masefield)的名詩「海之戀」(Sea-Fever)爲例。此詩為英國文學的不朽經典之一,以詩人少年時期,在海上航行的親身經歷寫成。全詩整體的音韻極美,朗朗讀出時,能讓讀者感受到蒼茫大海上風起雲湧、巨浪奔騰的磅礡氣勢,和蘇東坡的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…. 亂石崩雲,驚濤裂岸,捲起千堆雪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底下是「海之戀」的原文: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/tmp/phpP9YivY  

The Road Not Taken – Robert Frost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

Now you will feel no rain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從今以後你倆相依為命,
For each of you will be a shelter to the other.         生命中再也沒有風雨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台灣最早的知名舊書店集中地,是台北的牯嶺街。我在台北度過的童年時代,也是這條舊書街的繁盛時期;不過那年頭的小朋友,是沒有什麼閒錢逛書攤的,所以我對牯嶺街並不太熟悉。後來牯嶺街逐漸沒落,許多店家移到光華商場。那時在美國取得中文書還不太容易,我每次赴台探親,都會盡量享受到處逛新舊書店的樂趣。但是有一回在光華商場的某小店找書,從架上抽出一兩本書略微翻翻(並非認真閱讀內容),老闆居然不悅道:「想要什麼書就直接買啦,不要翻了!」讓我興致全失。再加上光華商場也不斷被3C業者蠶食,舊書店質量連年下降,我就漸漸不再前往了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

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,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,因為得主是知名的流行歌曲作者兼歌手鮑勃•迪倫(Bob Dylan)。根據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官方說法,他得獎的原因是“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” (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,創造新的詩意表現手法。)我對他的歌曲近乎一無所知,只在學生時代唱過一首“Blowing in the Wind”(而且現在歌詞大概忘掉一半了),並無資格評論他的詩歌內容。不過我看了一些相關的新聞和評論,發現沒什麼人在質疑迪倫歌詞的深刻內涵、時代意義或是藝術性,最有爭議的一點反而是:流行歌詞可以算是「文學」嗎﹖例如紐約時報就說: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

安安最近學唱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招牌歌「紅豆詞」,學得興緻勃勃;一下子說要唱給她的美國小朋友聽,一下子又和我討取英文翻譯。我到網上去查詢,發現最主要的譯文有兩種版本。其一為中國翻譯家楊憲益、戴乃迭夫婦所譯:
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no weep-04  

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        請不要站在我墓前流淚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灣女作家三毛在美國的社區學院選修文學課程時,有一位欣賞她才華的物理老師,想把她介紹給一個專精美國文學的高傲女教授。三毛在「如果教室像遊樂場」一文中,描述了她和教授見面的過程:

  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收到了一個很勁爆的電郵,是女友莉莉送來的:
「我和東尼要結婚了!請來參加婚禮,祝福我們吧!」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的台灣新聞,又見報導「經營之神」王永慶身故後,外室子女歸宗的爭議。現代人講究女權,法律保障一夫一妻制度;「小三」們若想得到權益,必須辛苦爭取。中國古代的女人,沒有這麼營養的保障;如果丈夫納妾,妻子又不想依照社會習俗默默接受的話,只能千方百計挽回丈夫心意;有些才女竟因此寫出了一些很精采的詩詞。其中最可觀的奇詩,莫過於南北朝蘇蕙創作的「璇璣圖」了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顧名思義,「悼亡詩」應該是「追念亡者的詩詞」;不過在中國文學裏,自從西晉的潘岳,寫了一組極著名的「悼亡詩」紀念亡婦後,「悼亡詩」就幾乎成了專指丈夫追念妻妾的詩詞了。自潘岳以降至清朝,很多大文學家都寫過悼亡詩,可說是佳作紛陳。在這裏談談幾個中國文學裏的「知名悼亡詩詞之最」: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本作家京極夏彥說:「書是不知不覺繁殖的。」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我有個冷門嗜好:看中文的章回小說。從小一時讀原文「三國演義」起,東看西看地一直到四十多歲的今天,仍然樂此不疲。在臉書、微博當道的e世代,連兩三千字的格文都不受歡迎了,遑論洋洋數十萬以至百萬字的老古董小說;裏面的資訊既不能吃,又不能穿,更不能拿來把妹泡馬子,怎麼會受新新人類青睞﹖但是在我看來,古典章回小說裏,真有不少古人智慧的結晶,其中有些拿到千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,仍然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名言。在這裏我想把幾本小說中,我最喜愛的一段話,寫出來和大家分享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「福爾摩斯2:詭影遊戲」(Sherlock Holmes: A Game of Shadows),又重演第一集的成功史,全球大賣,廣受歡迎。妙的是雖然電影的主角取材自柯南.道爾(Sir Arthur Conan Doyle)的小說,劇裏的情節和原著卻風馬牛毫不相關,人物個性也有所修改,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「再創造」式續作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一陣,在親子作家陳安儀的部落格,看到她說:「書也是毒品!」(註:連結在此,見留言#21的回覆),心裏不禁大聲喝采!這句話在我腦中盤旋了不知多少年,終於看到有人大聲講出來了!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英文中有“Lost in translation” 的說法,指的是翻譯過程中,流失的原文神韻或意義。一般來說,翻譯技術性的文件比較沒有這種問題;譯小說及散文,問題較大;譯詩的問題最大。詩詞中常有只可意會、不可言傳的典故或用語,勉強翻譯起來意境大失。有時則有某語言獨一無二的格律及形式,像中文的五古、七律、英文的商籟體(sonnet)、抑揚格等,其中特有的文字韻律和音樂性,幾乎是完全無法照原文表達的。一般翻譯的慣例是翻成散文詩的形式,只要求信求達,就已謝天謝地。我以前在部落格裏翻譯過羅塞蒂的「回聲」,就是這種作法。偶而也有譯者將中英詩譯成特定的格律,如把英詩譯成五言或七言詩,或把中文古詩譯成抑揚四步格之類。這種翻譯法有它獨特的優缺點,我在這裏試譯雪萊(Percy Bysshe Shelley)的小詩“Music, When Soft Voices Die”,作一個參考: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張愛玲年輕時寫過一部「摩登紅樓夢」,把紅樓夢人物搬到民初的上海,坐火車、看水上運動會、吃冰淇淋、出洋留學,可惜沒有流傳下來。看著這些想像力豐富的情節,難免會想到:如果這些人物來到了二十一世紀,他們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﹖性格決定命運,從書中每個人的個性,大致可以想像他們在新新世代的生活。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