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名思義,「悼亡詩」應該是「追念亡者的詩詞」;不過在中國文學裏,自從西晉的潘岳,寫了一組極著名的「悼亡詩」紀念亡婦後,「悼亡詩」就幾乎成了專指丈夫追念妻妾的詩詞了。自潘岳以降至清朝,很多大文學家都寫過悼亡詩,可說是佳作紛陳。在這裏談談幾個中國文學裏的「知名悼亡詩詞之最」:

一、 最著名的悼亡詩:
 
我覺得是唐朝詩人元稹的「遣悲懷」(尤其是第二首):
 
謝公最小偏憐女,自嫁黔婁百事乖。顧我無衣搜藎篋,泥他沽酒拔金釵。
野蔬充膳甘長藿,落葉添薪仰古槐。今日俸錢過十萬,與君營奠復營齋。
 
昔日戲言身後事,今朝都到眼前來。衣裳已施行看盡,針線猶存未忍開。
尚想舊情憐婢僕,也曾因夢送錢財。誠知此恨人人有,貧賤夫妻百事哀。
 
閑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都是幾多時。鄧攸無子尋知命,潘岳悼亡猶費詞。
同穴窅冥何所望,他生緣會更難期。惟將終夜長開眼,報答平生未展眉。
 
元稹的妻子韋叢在二十歲時嫁給他,那時她是顯貴之家的嬌嬌女,他是個生活拮据的小公務員。但是韋叢沒有嫌棄元稹,跟他過著蔬食布衣、粗茶淡飯的清苦日子,二十七歲就去世了。元稹在這三首詩中,回憶妻子為他挨餓受凍,任勞任怨,一往情深,如今天人永隔,以前開玩笑說的身後之事逼到眼前,令他感傷萬分,只能終生想念她作為回報;流露的感情非常自然真摯。元稹另外有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」、「怪來醒後旁人泣,醉裏時時錯問君」等名句,也都是為了韋叢所寫的。  
 
元稹感念亡妻的情緒也許是真的,但是在現實生活裏,此君卻是不折不扣的花心大蘿蔔。他娶高官的女兒韋叢時,先拋棄了已有肌膚之親的美貌女友,後來還把這段故事寫成「會真記」廣為宣傳,裏面的女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崔鶯鶯。「遣悲懷」寫於韋叢逝世後兩年,但是同年他先在江陵納安仙嬪為妾,四年後又續娶大家閨秀裴淑。其他正史不載、由狗仔記者亂爆的緋聞對象還有薛濤、劉采春、商玲瓏等美女,簡直是族繁不及備載也。
 
另一首知名度直追「遣悲懷」的悼亡詞,是宋朝大文豪蘇軾的「江城子」:
 
十年生死兩茫茫,不思量,自難忘。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夜來幽夢忽還鄉,小軒窗,正梳妝,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。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崗。
 
蘇東坡的名氣比元稹大,有些人可能會覺得「江城子」更加著名。不過「遣悲懷」裏的一些名句實在流傳太廣,如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、「昔日戲言身後事,今朝都到眼前來」,早已成為人盡皆知的俗語,所以第一名還是讓給元先生好啦。
 
蘇軾這首詞,是為了髮妻王弗而寫的。王弗十六歲時嫁給十九歲的蘇軾,婚後十一年病逝。「江城子」寫於蘇軾四十歲那年,描寫夜夢亡妻,相對流淚,心碎腸斷的淒涼記憶,用孤墳、霜鬢、故鄉明月營造出生死茫茫的意境,緊緊扣人心絃。
 
現實生活裏的蘇東坡,身邊也始終不缺多情女伴。他在王弗過世三年後續娶她的堂妹王閏之,後來又納了幾個姬妾,最有名的是王朝雲。
 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 
二、 相憶時間最久的悼亡詩:
 
應該是宋朝詩人陸游的「沈園」:
 
(其一 ) 城上斜陽畫角哀,沈園非復舊池台。傷心橋下春波綠,曾是驚鴻照影來。
 
(其二 ) 夢斷香消四十年,沈園柳老不吹綿。此身行作稽山土,猶弔遺蹤一泫然。
 
陸游這兩首詩很特別,悼念的不是亡妻,而是前妻唐琬。陸游二十歲時娶唐琬為妻,夫妻感情極好,但是因為陸母對媳婦不滿,逼迫陸游將她休棄。兩個人各自東西,男婚女嫁數年後,在沈園偶然相逢,陸游非常悵然,在沈園壁間題了一首詞,就是人盡皆知的「釵頭鳳」,唐琬也作詞相和,不久她就抑鬱而死。
 
陸游幾十年來,對唐琬始終難以忘情。晚年時他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沈園,重讀自已當年的題詩,耽溺在舊日的回憶中。「沈園」兩詩寫於陸游七十五歲那年,正如詩中所說,距離唐琬香消玉殞,已經四十年了,他仍然不能忘記當年偶遇時的驚鴻照影。一直到陸游八十五歲逝世前不久,他還寫有「沈家園裏花如錦,半是當年識放翁;也信美人終作土,不堪幽夢太匆匆」的惆悵詩句。
 
說句題外話。陸游六十七歲時寫有一首名詩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」:「僵臥孤村不自哀,尚思為國戍輪台。夜闌臥聽風吹雨,鐵馬冰河入夢來。」這首詩的韻腳用字,很巧合的和「沈園之一」一模一樣,但是兩首詩風格迴異,一首慷慨熱血,一首淒婉纏綿,很貼切地反映出詩人鐵血柔情的個性呢。
 
 

三、 寫悼亡詩詞最多的大作家:
 
一般公認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。
 
如果依一般世俗的看法,納蘭性德大概是中國帝制時代最「好命」的一個人了:他生長於中國最輝煌興盛的康熙朝;是一人之下、萬人之上宰相的嫡長子(如果是皇帝的兒子,反而沒那麼好命啦);外表俊秀、聰明絕頂、性情淳厚、文武雙全;無論科考作官都一帆風順,寫的詞更是淒婉清麗,被王國維推崇為:「北宋以來,一人而已。」但是讀他的詞,會給人一種強烈的感覺:就是他一直都不快樂、不快樂、不快樂。
 
納蘭性德的鬱鬱寡歡,一部份是基於他纖細、敏感、淡泊、並不適合在富貴官場翻滾爭逐的個性;另一部份是青年喪偶的痛苦。他在十九歲時,娶了兩廣總督的女兒盧氏,妻子美麗溫柔、端雅知書,和他恩愛異常,卻在短短三年後,就因產後併發症(一說難產)離他而去。納蘭在悲痛之餘,前後寫了四十幾首悼亡詞,情真意摯,感人至深。這首是在亡妻祭日所作的「金縷曲」:
 
此恨何時已。滴空階,寒更雨歇,葬花天氣。三載悠悠魂夢杳,是夢久應醒矣。料也覺人間無味,不及夜臺塵土隔,冷清清,一片埋愁地。釵鈿約,竟拋棄。重泉若有雙魚寄,好知他,年來苦樂,與誰相倚。我自終宵成轉側,忍聽湘絃重理。待結個他生知己。還怕兩人都薄命,再緣慳剩月零風裏。清淚盡,紙灰起。
 
他的悼亡詞裏,有像「金縷曲」這種纏綿悱惻,極力描繪淒涼心境的作品,也有像「浣溪沙」一樣,淡淡地幾乎什麼都沒說,但是就能讓人感受到作者有多麼心碎的詞:

誰念西風獨自涼,蕭蕭黃葉閉疏窗,沉思往事立斜陽;被酒莫驚春睡重,賭書消得潑茶香,當時只道是尋常。  
 
納蘭性德後來續娶正妻官氏、妾顏氏,據說和江南才女沈宛也有一段情緣。
 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 
四、 我個人最欣賞的悼亡詩:
 
宋.梅堯臣.悼亡三首:

結髮為夫婦,於今十七年。相看猶不足,何況是長捐。
我鬢已多白,此身甯久全。終當與同穴,未死淚漣漣。

每出身如夢,逢人強意多。歸來仍寂寞,欲語向誰何。
窗冷孤螢入,宵長一雁過。世間無最苦,精爽此銷磨。

從來有修短,豈敢問蒼天。見盡人間婦,無如美且賢。
譬令愚者壽,何不假其年。忍此連城寶,沈埋向九泉。
 
宋朝詩人梅堯臣在二十六歲時,娶二十歲的謝氏為妻。謝氏和韋叢一樣,是嫁給窮書生的官家小姐,但她也並不嫌棄梅堯臣的貧困,和他同甘共苦,伉儷情深。謝氏在三十七歲時病逝,梅堯臣非常悲痛,為她寫了三十多首悼亡詩,以上面的「悼亡三首」最為有名。
 
和前面幾首名詩比起來,「悼亡三首」是最樸素的。沒有什麼修飾形容詞、沒有引用典故、也沒有明月清風、綠水落葉烘托的氛圍,只是平鋪直敘失去妻子的日子裏一些想法;說什麼「全天下的女人沒一個比我老婆更賢慧美貌」,實在傻氣到了家,但也就是這樣的質樸真誠才特別感人。尤其是第二首的「每出身如夢,逢人強意多。歸來仍寂寞,欲語向誰何」把乍失深愛的伴侶那種行屍走肉的心情,形容得真好。
 
詩中最繫人心的句子是「世間無最苦,精爽此銷磨」。這兩句一般的解釋都是「世間沒有比喪妻更痛苦的事,我的精神和意志力都被消磨殆盡了」。但是我覺得「世間無最苦」這句的真意遠比這樣可怕很多。它指的是那種每天都覺得痛苦之極,無論如何應該不可能更糟了,但是第二天竟然有辦法更加痛苦的地獄境界,所以才會說無「最」苦;那種永遠到不了痛苦深淵谷底的可怕心情,絕不是沒有走過同樣深淵的人所能體會的。
 
梅堯臣在謝氏逝世兩年後,續娶繼室刁氏。他在「新婚」詩中居然老老實實地說「慣呼猶口誤」-- 因為太思念亡妻,老是把新夫人叫成謝氏的名字。幸好刁氏個性也很溫柔賢淑,不和他計較,否則詩人可要大糟特糟了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媽 的頭像
    安媽

    好山好水慢慢走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