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美國醫療費用節節高漲,尤其是急診及住院費用更加高得驚人,已經到了不改革就會完蛋的程度。美國政府及一些醫療組織有鑑於此,開始推行一種叫作「以病人為尊的醫療之家」(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)的管理系統。它的宗旨是盡量從病人觀點出發,通過提供最方便有效的「全面醫療服務」的作法,來增加病人對自身保健的參與程度和配合度,以達到提昇病患整體健康、減少昂貴醫療開銷的效果。
我工作的政府榮民醫院,算是推行Patient Centered Medical Home的先驅大型醫療組織之一。過去幾年來,行政部門在經營模式上作了不少調整。有些總是希望事情越少越好的米蟲醫師,對這些改變不太適應;但我倒是覺得這個新系統相當不錯,有很多對醫師及患者彼此兩便的優點。
系統中最重要的基本觀念之一,就是徹底改變傳統「看」醫師的模式,絕不要求患者一定非得上醫院掛號、看診不可。任何能用電話或電郵解決的問題,盡量用這些非傳統的方式解決。所有病人皆有指定的專屬家庭醫師及護士。院方設有嚴格加秘的電腦系統,免費供完成登錄程序的患者使用。患者可以隨時發電郵給掛號小姐、家庭醫生、專屬護士;可以在網上查閱自已仍然有效的處方,透過電腦訂藥郵寄到府;可以觀看自已的病歷及檢驗報告。醫師每天有半小時以上完全不排預約患者的門診時間,專供回覆電郵及打電話給病人。和醫師通話的時間也都經過正式預約,免得醫師徒勞無功地到處打電話抓人;電話諮詢視為有法律及經濟效用的醫療行為,醫師要作出正式的電腦病歷紀錄,並且必須維持一定數量及比例的電話及電郵診。如果無法達到規定的水準,或是擱置患者的電郵超過三日不覆,則會影響醫師的業績。
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見不到醫師的金面,無法「望聞問切」的話,電話或電郵問診的效益,絕對不如親身就診。對大部份身體不適的病人來說,這條定律依然是確切不移的真理。但是在醫師日益倚賴檢驗數據的今天,很多臨床上的簡單決定其實只是「數字遊戲」;在患者病情穩定、並無新症狀的情況下,可以有效用電話或電郵解決的問題還真不少:如例行性拿藥、血壓及血糖藥量調整(前提是病人嫻熟自行測量血壓或血糖的技術)、某些「數據性」藥物如降血脂藥、降尿酸藥的調整、檢驗報告說明、已經確診的病情進一步解釋、回答藥物相關問題、開立內容單純的醫生證明等,真的都不需要讓病人勞民傷財地請假、早起、搭車、掛號、等待...耗上大半天,只為了聽醫師說一句「先生你的檢驗報告一切正常」、或是「你的血壓沒變化,再開兩個月的藥給你。」即使是有症狀的病人,初步電話問診也可以幫患者釐清病情的輕重緩急,進而作出適當的就診安排;總比讓掛不上號的病人出盡百寶加號、插號,把已經疲累不堪的醫師門診塞爆好吧!
此系統特別重視「醫療團隊」及「全方面醫療整合」的概念。即使是大型醫院,也仿效小診所的配置:每個醫師搭配固定的護士和櫃台人員,讓病人有熟悉自已病情的醫療團隊,有狀況或問題時可以隨時連絡。在約診前幾天,護士就開始打電話提醒患者就診時間、安排必要的驗血及其他檢查,俾使病人看到醫師時,所有檢驗報告都已齊備,達到最充份利用門診時間的效果。如果病人因故住院,在出院後兩天之內,護士必須主動打電話追蹤,確認患者復元狀況良好,並有妥善的回診安排。對有需要的患者,也會視狀況提供到府訪視的護士、物理治療師或社工人員。診所並且配置隨時待命的心理醫師、身心科護士、社工各一名,如果家庭醫師覺得病人有憂鬱、焦慮等「心理影響生理」的狀況,或是需要社福援助的話,患者可以立即諮詢有關的團隊人員,不必另約。也提供免費的戒煙診、減肥班、太極及瑜伽課程,協助病患提昇整體健康。
對一些最難搞的問題病人,例如血壓、血糖控制得一塌糊塗的傢伙,醫院則提供每天的電話追蹤服務:在患者的電話上,裝設自動回報系統。患者每天測量血壓、血糖、心跳、體重等數據,並依指示輸入系統。有一隊具護士資格的專業護理師,負責分析報告並連絡病人。她們會經常性地打電話和病人討論數據,指出問題所在,並且不斷鼓勵患者按時服藥、注意飲食、不忘運動等。如果有異常狀況,或是護士無法解決的問題,則會通知病人的家庭醫師,讓醫師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因應的措施,避免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。對那些無法前來參加戒煙診、減肥班的病人,她們還提供電話戒煙、電話減肥的追蹤服務呢!
有些人可能會說:這些措施雖然很棒,可是太花錢了吧﹖但是實際施行的結果證明,這種處處照顧病人需要,事事防範未然的作法,雖然增加了診所開銷,卻大大提升了患者的配合度,讓大家的整體健康狀況顯著改善,有效地降低了最昂貴的急診及住院費用。對整個醫療系統來說,通盤計算下來,仍然省下了可觀的經費。對醫師和患者來說,剛開始施行此制度時,需要一段適應時期;但是習慣之後,會發現能有固定配合、彼此熟悉的醫療團隊,以及醫師和患者之間迅速確切的交流管道,的確替雙方都節省不少時間精力,是個醫生、病家雙贏的美好局面呢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