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學著操作直腸鏡,是在十多年前的內科住院醫師時代:腸胃科開有可以在病人身上實際演練「軟式直腸鏡」的課程,極受小大夫歡迎。那時的教法根本就是把旱鴨子推下泳池的作法:在簡單的儀器操作講解後,指導醫師就把腸鏡塞進我們手裏,自已走到外間透過內視鏡的電視螢幕監控,有問題再出聲求救吧!軟式直腸內視鏡長度僅六十公分,操作不難,只需看著螢幕上呈現的腸道內部走向,調整前進角度即可;有些手巧的同學一摸馬上上手,順溜溜向前飛馳,大讚好像在打電動玩具般有趣。而手笨者如安媽則手忙腳亂,左衝右突,碰到有些腸道肌肉較緊繃的病人,就猛灌空氣撐開腸道,把沒麻醉的可憐患者弄得哇哇大叫,安媽也跟著大叫:拜託,指導醫師快來收拾殘局呀!唉,丟人現眼喔...
就像很多醫師一樣,我在病人身上施行的治療、手術,並沒有親身體驗過。(安媽OS:神農嚐百草僅是神話,有些治療法亂用在無病者身上,會導致嚴重不良後果的!)十多年時光一晃而過,終於「總有一天等到你」。我因為最近有點便血現象,去看腸胃科,醫師表示雖然便血最可能是因為痔瘡引起,但是我己經四十好幾,不能輕率斷言,建議做大腸鏡徹底檢查整個腸道。於是安媽就到藥房去領了一大堆瀉藥,準備來個「腸鏡初體驗」啦!
有個我想趁此機會求証的理論就是「宿便」。正統西醫並無宿便的觀念,但在網路上,一直有些關於腸道殘留大便的文章被不斷轉寄、流傳。如果認真搜尋一下,其實來來去去就是那一兩篇文,反覆闡述「宿便會阻礙營養吸收,而且脹氣發酵後,會經由血液致病」的概念,完全沒有引用任何正式的醫學研究佐證。致病因素是很複雜的研究課題,無法隨意求證;但是這些文中又繼續信誓旦旦,號稱「正常人體內有三至六公斤的宿便,肥胖、便秘者體內則有七到十一公斤的宿便」(安媽OS:有些轉貼者在此就開始推銷清腸健康食品了),這點倒是可以實驗看看的!既然作腸鏡要徹底灌腸,次日醫師還會觀察整個大腸腸道,認定的確清潔溜溜,那麼在宿便完全排空的狀況下,我這個傾向便秘體質的人,應該可以至少減去五、六公斤吧!只要比較清腸前後的體重,不就可以確認了嗎﹖
大腸鏡的清腸準備法有好幾種,在美國一般並不要求患者採用兩三天的術前低渣飲食,而是到了腸鏡前一天,才開始準備。那天不可進食,只能喝完全無渣滓的流質飲料,包括茶水、咖啡、可樂、清湯、無渣無果肉的果汁、冰棒或果凍等。我的醫師採用在美國相當流行的Moviprep清腸法:前一天中午十二點,先吃四顆軟便瀉劑 Bisacoodyl(下圖左上)。一點鐘時製作瀉飲,大桶子裏預先放有強力瀉劑Polyethylene Glycol的粉末(下圖下排),並附有好幾包不同口味的調味粉(下圖右上),先以少量開水沖泡自已喜愛的調味粉,放入大桶後加滿清水(桶子上有水位標示),混合均勻後放進冰箱。從下午四點開始,以每十分鐘喝八盎司(約250cc或普通馬克杯一杯的量)的速度飲用。我泡了檸檬口味,雖然說不上美味,冰涼酸甜的並不難喝,整杯必須一口氣灌下,不建議小口啜飲。
醫生的指示是先喝半桶(兩公升,約八杯的量),一小時出頭就喝完了。因為要不斷飲瀉劑,不太方便做別的事情(安安睡午覺去了),我邊喝邊看「深夜食堂」漫畫,越看越餓,又灌了一肚子水,脹脹地不太舒服。可是...可是為什麼沒半點便意呢﹖指示上寫得很清楚,一小時左右就會開始跑廁所,我怎麼完全沒有拉呀!五點、六點...我開始恐慌了,莫非我的體質對瀉藥沒啥反應﹖如果腸子清得不乾淨,醫師看不清腸內狀況,會被「退貨」重作的呀!喝這麼多藥好辛苦喲,我不要重作我不要我不要啦...
七點鐘,依指示是喝掉剩下半桶瀉劑的時候了,仍然半點沒拉。我一面喝,一面盤算說如果整桶喝完仍然沒動靜,就要打電話問醫生怎麼辦啦。好裏加在,喝完第一杯後,總算開始瀉了!再來的一小時多,就在邊喝邊拉的忙亂中匆匆渡過。大家都說清腸拉肚子多辛苦,我倒覺得還好,感覺上宿便也不多,拉了幾次稀屎後就只瀉清水了。晚上睡覺前我喝了最後一次水,稱一下體重,什麼跟什麼嘛!減的重不到一公斤耶,去他的「七公斤宿便理論」吧!
早上起來,依指示用肛塞劑再灌一次腸,又拉掉一堆水。感覺上口乾舌燥,嚴重脫水,站起來時甚至有眼前發黑的暈眩感。再稱一次體重,全部減的重量也不過一公斤半而已,其中我估計大量流失的水份接近一公斤。我個人覺得脫水是清腸準備中最痛苦的一環,稍後護士打點滴時,我的手臂靜脈乾枯到根本摸不到血管(我平常抽血打針並無問題),護士不敢下針,請來麻醉醫師,才勉強在手腕上找到一根小血管,可見我脫水脫得多厲害了!
再來的經歷就乏善可陳了。近年來美國做大腸鏡,已經極少採用我們當年那種讓患者神志清醒、可以和醫師一同在螢幕上觀看腸道內部的方式了。病人幾乎一律全身麻醉,我的麻醉醫師用的是propofol(安媽OS:就是弄死麥可傑克森那個藥啦),雖然我覺得有點小題大作,可是有效之至,根本是一覺醒來,什麼都做完了!我惟一做的事是醒來後拼命灌水,然後立即要求老公把車開到義大利餐館Olive Garden,先幹掉一整塊奶油麵包,然後點了肉丸湯、義式油炸魷魚、白醬海鮮義大利麵來狂吃一頓。少掉的一公斤多,當然馬上又回來惠然光顧了,可是乾扁餓扁的人,誰去管它那麼多呢!
後記:大腸鏡一作完,即可得知檢驗結果(如有切片化驗者,則需等化驗報告,另外要好幾天),我在半睡半醒間,醫師就告訴我一切正常,便血僅是因痔瘡引起而已,但是我絲毫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金錢。大腸、直腸癌很多在初期全無病狀,或僅有輕微便血。我有個朋友的先生,五十餘歲起出現便血現象,太太促他就醫,他總是以「我工作很忙」、「是痔瘡出血啦」之類理由搪塞,等到拖無可拖去檢查時,已經是蔓延開的腸癌第三期。他當然不再有工作可忙了:一連串的切除手術、人工肛門手術、化療、放射治療佔掉他所有的時間、精神、體力,把他折磨得痛苦不堪,經過漫長的治療後總算撿回一命,但是仍有五年的觀察期要熬。另一位醫師朋友的大哥可沒那麼幸運,在忽視便血多年後,因為末期腸癌去世,留下醫師弟弟捶胸頓足地說:「大哥怎麼不早告訴我他有便血呢﹖」最近又聽說我弟弟的一位朋友,也在和末期腸癌奮戰 -- 天啊,他年紀比我還小一點呢!
如果您已經不是非常年輕,看到大便帶血,請千萬別信誓旦旦地說:「我有痔瘡一定是它在搞鬼啦」,就算您親手摸到痔瘡在出血,也、不、可、以!因為您永遠不知道腸道更深的地方,有沒有另一顆腫瘤或息肉在滴血。即使您完全沒有半點症狀,五十歲以後也應該定期篩檢大腸癌。大腸癌幾乎全是息肉演化而來,而息肉要變成癌以至擴散,至少要好幾年時間。如果在非癌變的息肉階段檢出,只要引刀成一快,在作腸鏡的同時割掉,以後再依醫囑定期篩檢,就絕無後患了。即使是未擴散的零期或一期大腸癌,手術治療成功率也超高;二期、三期的治癒率隨著病情進展節節下降,如果拖到第四期,五年存活率就是個位數啦!
現在的內視鏡技術非常進步,舊式令患者頗為不適的硬式直腸鏡已經絕少使用,真的很怕痛的人,可以要求麻醉,自行貼補的費用也不多。台灣的醫療費用實在比美國廉宜太多了,我在美國雖然有非常好的醫療保險,但只是作個區區腸鏡,付給醫師及內視鏡中心的自付額,粗估就要兩百多美元。在台灣就算全無健保,從頭自費到底,恐怕也不用花這麼多錢吧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