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州醫藥界這幾個月來最受囑目的新聞之一,是麻疹(Measles)病毒的恢復流行 -- 去年十二月間,從加州迪士尼樂園傳播出去的麻疹(調查顯示應該是外國遊客帶進來的,但不確知是何人),已經蔓延到美國十七個州,感染人數達百餘人。小兒麻疹是感染力超強、而且相當嚴重的疾病,染上的孩童約有四分之一必需住院治療,在缺乏醫療資源的地區,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十;即使在醫療先進國家,亦有百分之二的死亡率,其餘患者則有得到各種併發症的可能。
大家看到這裏,也許會疑惑道:美國的小朋友上學前不用打麻疹預防針嗎﹖為什麼麻疹在美國流行得起來﹖
因為在美國這個崇尚自由的國家,雖然政府規定學齡前兒童必須接受預防注射,但是幾乎所有的州都准許家長因為宗教信仰、甚至「個人理念」的原因,選擇不讓自已的小孩打針;而且很多州兒戲到只要家長隨便簽張「拒絕接種書」,就可以算數。像麻疹這種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,要造成連沒打針的人口都保護得到的「群體免疫力」(註一),接種率至少要達到百分之九十六才行;根據調查,狄士尼樂園當時遊客群的接種率低於百分之八十五,很多小朋友根本沒有打過針哪!
除了少數宗教狂熱份子外,絕大半家長拒絕讓孩子接受注射的原因,無非是「預防針有副作用」。其中又以「麻疹、腮腺炎、德國麻疹的三合一疫苗(MMR)會導致自閉症」的說法最為甚囂塵上,殊不知「副作用」這種東西的定義相當含糊。很多人都會覺得「如果我用了某藥後,產生某種症狀,停藥後就沒有了,那麼這種症狀一定就是藥物的副作用了!」聽起來很合理,不過真的是這樣嗎﹖
事實是:雖說天下什麼藥都可能有副作用,但是人吃五榖雜糧,難免時時有些受寒受熱、頭疼腳痛的問題;因為時間點上的巧合,讓各種病痛被無妄栽贓成「藥物副作用」的情形,真的不在少數。我就曾有個健康問題一堆的高血壓病人,不管替他換什麼血壓藥,過幾天後他一定會來說:「我吃了藥後,這裏那裏不舒服,絕對是藥物的副作用,我不吃啦!」在連換五六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血壓藥,搞到簡直換無可換以後,我氣得跳起來說:「先生你本來就百病叢生,就算不吃血壓藥,也是一天到晚抱怨一堆症狀,為什麼一吃藥就全都怪到藥物頭上﹖我看如果我給你某種血壓藥後,洛杉磯連續下了一星期的雨,等你停藥後又放晴了,你也會說是那個藥導致天上落雨啦!」
以自閉症來說,該症一般發作的年紀,剛好也就是小朋友們接受MMR疫苗注射的一歲至一歲半那段時期;但是有些乍聽自已的小孩罹患自閉症,痛苦混亂、怨天尤人的家長,就可能會怪罪到小朋友不久前接種的疫苗頭上。「MMR導致自閉症」學說的始作俑者,是英國的韋克菲德(Andrew Wakefield)醫師,他的團隊在研究了十二位有自閉症及腸胃症狀的幼童病情後,於1998年在超一流的醫學期刊“Lancet”上面發表了一篇論文,描述一種他們稱為「自閉性腸炎」的新症候群,並宣稱其中有八位小童都在接種MMR疫苗不久後被診斷為自閉症;韋氏還趁論文發表時同步舉辦記者招待會,公開指摘MMR疫苗不夠安全。在媒體的推波助瀾,以及政客、律師們紛紛跳出來攪局的情況下,韋氏的理論有如野火燎原般地廣泛流傳,公眾對MMR疫苗的信心一時大跌:接受注射的人數下降,麻疹病例變多,甚至有小孩因此送命的。
但是醫界及媒體界的良心人士並未被這些狀況打敗。各國研究人員在那幾年間,陸續進行了許多大規模的嚴謹研究,結果都顯示MMR疫苗和自閉症間並無關聯。英國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,花了數年時間追蹤此案,揭露出韋氏在撰述論文前後期間,一直接受某律師團背後金主的大力「資助」,總金額將近五十萬英鎊(換算台幣超過兩千萬),而此律師團的最主要業務,就是代表「受害者團體」和疫苗廠商求取賠償啦!這種有利害關係的金錢補助,在論文投稿時一定必需清楚聲明,但是韋氏隻字未提。負責管理醫師執照的「英國醫學總會」 (General Medical Council)則在2006年起,對韋氏論文中「施行在小孩身上的檢驗是否合法、合理」此一問題展開調查,結果發現有許多檢驗既不必要,亦無依法經由醫藥倫理委員會認可,徒使受試的小孩多受痛苦;醫學總會據此在2010年吊銷了韋氏的英國醫師執照,而Lancet也在同一年,正式宣告將他的1998年論文全文撤除。
韋克菲德身敗名裂,Lancet的總編輯則發表聲明坦承「受騙」,所以整件事就算落幕了嗎﹖錯了。這一類的事件流毒無窮,殺傷力非常大。絕大半的民眾(包括許多醫藥界人士)根本不知道韋克菲德事件的始末,只是從小道消息、網路謠言捕捉過「預防針有害喔」的糢糊印象;至於那種非常想替孩子的自閉症找個代罪羔羊的家長,就算韋大醫師本人站到他面前承認論文寫錯了,也會拒絕接受事實的啦。美國就有女明星上歐普拉脫口秀,公開宣稱MMR疫苗讓她兒子得了自閉症(註二),也有議員在選前造勢大會上發表「疫苗可導致自閉症是查有實據的事」之天才論調。而且韋克菲德是絕不孤單的:在網路上、媒體上、各種社群耳語中,大大小小的韋克菲德2.0、3.0、4.0...版本,前仆後繼地不斷冒出來:什麼「西藥都有毒別吃」、「得了癌症不可治療」、「天然療法最好,不要相信西醫」、「流感預防針會讓人得流感萬不可打」...我看了總忍不住感嘆:這些人到底讀不讀歷史啊﹖
古時佛家把「生」列為人生四苦之首(生老病死),應該也不完全意味著人生即苦,而是在沒有二十世紀的醫學科技前,「生」這件事真的是非常恐怖的賭命行為:胎位嚴重不正、難產、大量失血甚至產後感染,都會讓產婦在極度的痛苦中死亡,胎兒也常常會跟著沒命。丈夫和家人只能眼睜睜看著至愛的親人慢慢掙扎至死,即使是皇后或公主都不例外。而且就算是衝過鬼門關把小孩養下,隨便什麼天花、霍亂、傷寒、肺炎、腦炎、小兒麻痺,都可以輕易奪走辛苦生養下來的小孩性命。就只在不到一個世紀之前,區區一場流感可以弄死一億人,和兩次世界大戰加起來的死亡人數差不了多少(註三)。大部份的人並不知道,在二十世紀初,人類的平均壽命是三十一歲,其中包括大量夭折的孩童!
中世紀由老鼠傳播的黑死病,把歐洲的人口減少了一半,全球死亡總數據估計可能高達兩億人。義大利作家薄伽丘(Giovanni Boccaccio),曾在「十日談」中描述佛羅倫斯城鼠疫盛行時,那種人間地獄的情形:
「任你怎樣請醫服藥,這病總是沒救的...健康的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觸,就染上了病,那情形仿佛乾柴靠近烈火那樣容易燃燒起來...甚至只要接觸到病人穿過的衣服,摸過的東西,也立即會染上了病...浩劫當前,這城裏的法紀和聖規幾乎全都蕩然無存了;因為神父和執法的官員,也不能例外,都死的死了,病的病了,要不就是連一個手底下人也沒有,無從執行他們的職務了;因此,簡直每個人都可以為所欲為。...到後來大家你迴避我,我迴避你;街坊鄰舍,誰都不管誰的事了,親戚朋友幾乎斷絕了往來,即使難得說句話,也離得遠遠的。這還不算,這場瘟疫使得人心惶惶,竟至於哥哥捨棄弟弟,叔伯捨棄侄兒,姊妹捨棄兄弟,甚至妻子捨棄丈夫,都是常有的事。最傷心、叫人最難以置信的,是連父母都不肯看顧自己的子女,好像這子女並非他們自己生下來似的。」
各種肆虐的傳染病,對所有人一視同仁,不管是什麼樣的出色人物,沾上了就難以倖免:詩人濟慈在二十五歲、「咆哮山莊」的作者布朗蒂在三十歲、「鋼琴詩人」蕭邦在三十九歲時死於肺結核;「歌曲之王」舒伯特和清代詞家納蘭性德,都在三十一歲時死於傷寒;詩人拜倫在三十六歲時死於傷風(或說敗血症);這些現代任何三流庸醫都可以隨手醫好的疾病,曾經摧殘過多少才華橫溢的青年菁英,在世界文明史上造成了多少無可彌補的損失啊!
把人類從這種悲慘痛苦的境地拯救出來的,正是包括預防注射、抗生素、外科手術、公衛防治的二十世紀醫學科技。有人估計說在過去一世紀來,大規模的小兒預防注射措施,總共防止了約一億名孩童的嚴重疾病。俗語說「點水之恩,湧泉以報」:當我們看到許多前輩科學家們,貢獻畢生時間精力(有些更是冒著被當時還無藥可救的病菌感染的生命危險),研究出各種良方嘉惠世人時,照理說應該心存感激;但是竟有人對賜與自已及家人健康幸福的恩物視如仇讎,到處揚言說「預防針有副作用別打」、「西藥都有毒別吃」,導致輕信者陷入病苦的泥沼,真的不知是何居心哪!
註一:群體免疫(英語: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)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一部分因接種疫苗而獲得免疫力,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感染。
註二:這位女星的名字是Jenny McCarthy。她不僅說疫苗讓她兒子罹患自閉症,更指稱小孩的病導致她婚姻破裂;後來又出書、上節目說她用非傳統療法把孩子的自閉症治好了,真的很讓人無言以對啊。
註三:一九一八年的世界性「西班牙流感」,全球死亡人數估計在五千萬至一億人之間。而近年來人人聞之色變的什麼SARS、禽流感、狂牛病,沒有一個病全世界死亡人數超過千人。底下是西班牙流感肆虐時的病房檔案照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