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okie-01   
雖然加州的氣候一流,農產品十分豐富,但仍然有些在台灣相當普通的蔬果,在這裏卻可以說是希希罕兒的。
 
例如說火龍果。
 
一直到幾年前,這裏的市場上,根本沒有「火龍果」這種東西。這一兩年我有時會在華人超市看到,偶爾買來吃吃,還和安安一起做火龍果餅乾。用了一大堆奶油和糖的餅乾十分肥美,小姑娘當然愛不釋手;美中不足的是我買了幾回,「開獎」時總是發現買到的是白肉火龍果,做不出網上食譜裏那種紅艷艷的餅乾,讓安老闆難免有點小小失望啊...
 
不久前有一次忽然在華人超市看到「紅肉火龍果」,員工A(又名老媽)大喜,趕緊向老闆匯報:「我們可以做紅色的火龍果餅乾來吃了!」看水果上貼的標籤,這些火龍果是南加州一個華人農場出產的,左上圖那顆火龍果,「特價」將近美金五元;反正東西難得,不管價格,趕快買了下來,切成小塊(右上圖),再打發安安把它搗成果泥(下圖),就可以開始弄火龍果酥餅了!
 
cookie-02  
我的作法是參考這個網站的,非常簡單:材料只有低筋麵粉、無鹽奶油、雞蛋、白糖、奶粉和火龍果泥而已(左上圖)。安安可以幫著進行秤量原料(右上圖、左下圖)、打蛋(右下圖)等前置作業:
 
cookie-03   
30克奶油在室溫軟化,加上30克白糖,攪打成霜狀(左上圖);把一顆打散的蛋分次慢慢加入打勻,再加入10克奶粉拌勻(右上圖);攪入30克火龍果泥(左下圖),最後再分次加入100克的低筋麵粉(右下圖)。雖然食譜上說麵粉要過篩,但是我在經過「雪球餅乾」的驚魂記之後(故事在此),就再也不想去篩那個麵粉了。對於味蕾不太發達的我來說,倒也吃不出什麼分別來!
 
cookie-04   
再來就把麵糊一匙匙舀到塗了油的烤盤錫箔紙上(左上圖),就可以進烤箱了!用攝氏160度(華氏320度)烤個十二三分鐘,香氣四溢、色彩粉嫩的火龍果酥餅就出爐啦(右上圖)!原食譜很講究地用擠花袋擠麵糊,做出來的成品更圓潤平滑(但是無法擠出花樣,一烤就塌掉啦),不過自已家裏弄來吃的,無需那麼精緻,味道酥甜肥美是最重要的啦,外型差強人意就可以了(下圖):
 
cookie-05  
這款餅乾非常好弄,幾乎不可能失敗,很適合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做著玩。而且因為火龍果泥的用量很少,一顆果子可以做好幾批餅乾喔。底下是鄰居小妹妹「茉莉」和安安一起做餅乾的相片,看看兩位小姑娘有多開心呀:
 
cookie-06  
吃餅乾的時候,當然更是心花怒放到不行了:
 
cookie-07  
這是小朋友們的實作影片。過程無甚技術可言,就是看看小女生們邊做邊嘰嘰咕咕、亂耍可愛而已:
 
 
cookie-08安安:「大家來欣賞我的粉”紅”色餅乾,用”火”龍果做的喔!保證看了以後新的一年會“紅紅火火”,像麵團一樣發發發喔...」
 
安媽:「拜託!妳又不是在做麵包,哪有在發什麼麵團啊!」
 
安安:「對喔...那我就祝大家“紅紅火火,自自冉冉,歡喜過新春”好了...」
 
安媽(翻白眼ing):「安安,那不是中文!妳給我重講一次...」
 
(註:不知「自自冉冉」典故者,可參考此新聞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