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華僑家長可能都會同意:海外中文教育最大的殺手是「學寫漢字」。在師長的循循善誘、努力激發興趣之下,小小華僑們可能會心甘情願地在家用中文交談、觀賞影音、唱歌、玩遊戲;甚至肯學著認中文字、念中文課本、看中文書。但是一到了「寫字」這個關口,所有的孩子都忽然變成了「不合作主義」的忠實信徒,一個個拖拖拉拉、哭哭啼啼,搞得全家鷄飛狗跳,連因此學不下去的人都有呢。
所以有些人就倡議:既然現在大部分的文字都採取電腦輸入方式;而且拼音打字、語音輸入的軟體功能越做越強,選字以後還能選詞,輸入語音又會自動改錯,那爲什麽要苦苦逼迫小華僑們一筆一劃地學寫中文字呢?把那些象形字認會,能夠閲讀和打字不就好了?輕鬆愉快,大家都省事啊!
這個理論聽起來非常美妙,可以説符合了絕大半華僑父母的夢想;當然也頗有一些人試著實行。而這些實驗教育的結果如何呢?讓我先做個簡單的總結: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,但是很多會以失敗告終;而且父母的期望值越高,失敗率就越大。其中的理由,和孩子們必須調動「視覺記憶」來認識的字數有關。
我在以前的文中,曾經多次提過:學齡前的小朋友識讀漢字,主要是像照相機一樣,啪啪啪地把一個個「影像檔」攝進腦子裏。但是「人肉相機」畢竟不是真正的數位相機,記憶體容量是有限的,存了幾百個字進去後,往往會開始邊學邊忘。還有一個大問題是相機的「解析度」:漢字的一大特色,就是把筆畫繁複的字,壓縮在一個個小方塊裏,所以視覺記憶的細部解析非常重要。孩子剛開始學認中文字時,因爲象形字、獨體字很多,解析度不足的問題不會太明顯;但是隨著識字量的增長,近形字的「圖檔」越積越多時,混淆得一塌糊塗的情形,就可能開始出現了。
看到這裏的讀者不妨想想:如果現在有人要求您去學習一種完全沒有辦法拼讀、每個字都要死記的文字,例如說古埃及象形文字吧;而且規定您絕、不、可、以、做任何書寫練習,只准用眼睛看著去記,您自認可以塞多少字進腦子裏?五百?一千?一千五?恐怕沒有太多人敢説「這有何難哉,輕鬆記上兩三千字沒問題」喔。
小朋友的記憶力一般比大人強很多。我個人覺得,文字天份中等以上的小華僑,如果語感訓練足夠、師長教導得法的話,純靠視覺記憶學上千兒八百個漢字,應該是完全可行的。所以如果家長對子弟的期望值是「最多認識一千個字,無法達到台灣或中國大陸的民眾脫盲標準,但或可讀讀菜單、招牌、帶注音的童書等」,那真的可以考慮採取不學寫字,改用重度依賴字卡、課文和閲讀的辦法,尤其若是孩子極為排斥寫方塊字的話。
如果家長的期望值是「認識1500-1800字,堪堪達到政府公定的脫盲標準(安媽OS:台灣教育部所公布之「我國失學民眾脫盲識字標準」是1680字,中國大陸的「農村民眾脫盲識字標準」是1500字,城鎮居民則為2000字),可以閲讀少兒書籍,甚或淺近書報雜誌」的話,想要孩子完全依賴視覺記憶,達到至少1500的識字量,那就有些難度了。我覺得雖然不是做不到,但是小朋友的文字天賦,恐怕必須超過普通程度不少;師長們也要花很多工夫,努力教孩子認讀基礎字彙、閲讀大量書籍,其中消耗的時間精力,可能並不比加入一些書寫練習的方式來得少。整體上來説,孩子學習中文的興趣,會因爲不必學寫字而較爲高昂,不過師長比較累,而且如果小孩腦子裏的那台「人肉相機」,出厰時的「解析度」不太好(安媽翻譯:對象形文字的敏感度不足),或是沒有切切實實反覆一直拍一直拍的話(安媽翻譯:復習量或閲讀量不夠),還是很有可能失敗喔。
如果家長的期望值是「認識2500-4000字(台灣小六生的平均識字量),能夠閲讀有一定難度的書報(例如金庸、高陽小説、報紙上的政經新聞、知識性非小説讀物之類)」的話,那我坦白說一句:除非您家的小朋友,是那種罕見的「識字早慧兒」,擁有數位相機等級的驚人解析度和記憶體容量,不然還是乖乖寫點字吧 – 未必需要像華人社會的學生一樣,能夠一絲不苟地默寫兩千五百個漢字,但是至少要學到擁有能清晰分辨幾百個部首和部件的直覺反應。如果有人對此不以爲然,覺得「難道靠海量閲讀不行嗎?某某”神媽”的孩子,就是這樣學會看金庸小説的呀…」,那就讓我們用科學方法分析一下,看看所謂的「海量閲讀」,究竟是需要「海」到什麽程度吧。
首先來考慮中文「高頻字」(High Frequency Words)的「文章覆蓋率」:對一般的報章雜誌來說,1,000個最常用字,就可以達到大約90%的覆蓋率;1,500字的的覆蓋率接近95%;2,700字的覆蓋率則高達99%。我在「橋樑書閲讀教學法的投資報酬率」一文中,就曾經做過以下的計算:一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,每天花十五分鐘念念兒童書,兩年下來可以累積12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,而其中90%(108萬字)是頭一千個最常用字,所以小朋友平均可以接觸每個最常用字上千次;而第1000-1500個常用字,覆蓋率降到5%(六萬字),但是每字的平均接觸率,仍然在百次以上。聽起來很棒是不是?但是這些數據是一把雙刃劍:最常用字的覆蓋率越高,次常用字的覆蓋率就越低。當孩子學習第1500-2700個常用字時,覆蓋率降到4%,亦即120萬字中的4.8萬字,每個字的平均接觸率降到四十次;然後到了2700-4000字這個階段,文本裏的覆蓋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,也就是説小朋友讀上一百萬字的中文書,能看到這千把個次常用字的機率,每字平均連十次都不到;然後再假設孩子的默讀速度是一分鐘200字,推估出能花在辨識每個次常用字的時間,總共大約只有三秒鐘!請問這是要怎麽學啊?
那些網路神媽的小孩,要不然就是讀過的中文書真的浩如烟海,要不然就是腦子裏那台數位相機的功能强大到不行,隨便怎麽拍,都能即時清清楚楚地存檔。一般的普通娃要僅僅依靠閲讀,把三四千個中文字塞進腦裏,恐怕是難乎矣哉喔。就以咱們家的安老闆為例吧:我是有自知之明的,覺得如果光靠視覺記憶,以安安這種材料,很可能學不會中文閲讀;所以她從六歲生日那天,就開始學寫中文字。剛開始時每天寫五個字,每個字寫五次,幾分鐘就寫完了。她練完頭1500個高頻字以後,又寫了一陣台灣遊學帶回來的作業簿;也就是説她在低年級階段,幾乎是天天練寫字的。到了中年級階段,她的中文學習以閱讀為主,寫字的練習就斷斷續續,整體的學習份量遠遠不如台灣學生。而在她的識字量超過兩千之後,手寫訓練不足的後遺症,就開始慢慢顯現了:識字量不太容易提升;即使是讀過一本七八萬字的小説以後,書中出現過幾百次的生字(例如主角名字裏面的一個字),看到字卡仍然念不出來。學過的近形字,在單獨認讀字卡時會混淆,例如把「裹」念成「囊」、「鑒」念成「監」、「魄」念成「魂」、「撒」念成「撤」之類,可見腦子裏這些字的「解析度」還是不夠,只是不知到底是模糊到下圖的那個程度:
根據某些學術研究的結果,人類在學寫字時,大腦會自動激活一條獨一無二的神經迴路,對所寫文字的筆法做出核心識別,進而降低了學習的難度。對於那些希望孩子擁有「華人社會小學畢業生的中文閱讀力」的海外家長們,完全省略掉手寫練習、不去刺激這條神經迴路的話,有可能會造成「欲速則不達」的效果。當然了,要求小華僑達到華人社會學童的書寫練習强度,是不太實際的指望;師長們必須根據現實情況和期望值調整學習計劃,例如說開始寫字的年齡不要太早、減少機械化的重覆練習、從結構簡單的字開始著手、把同樣部件的字放在一起練寫(例如「狗句拘鉤苟」)、大幅度降低默寫要求等。我個人在這方面也有一些相關經驗,以後有機會再來分享吧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