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外教小朋友中文的華僑父母們,有很多把期望值設定在「孩子能看金庸小說」的目標上。一般來說,成長於華人社會、語文程度不差的高年級小朋友,在家長的稍加引導下,是可以讀金庸小說的;台灣小六的南一版國語課本「 閱讀列車」裡面,就選有神鵰俠侶的 「黃蓉智退霍都」片段。可是對於在海外土生土長的小華僑來説,閲讀金庸就沒有那麼簡單了-- 因為書中雖然有精彩引人的情節,但卻也包含了不少半文半白的句子、大量的書面語、詩詞典故以及歷史背景,並不是僅僅擁有兩三千的識字量,就可以輕易讀懂的。
 
/tmp/phppw9c0D  
 
我女兒安安在十歲時,讀完全套的「還珠格格」之後,又和年齡相仿的學伴「阿傅」共讀了各種體裁的中文書籍,包括文藝小說、科幻小說、自傳、遊記、青少年版的古典小說等等。到了這個階段,我和傅爸都覺得:也許孩子們可以嘗試武俠小說了。我就建議讓他們趁著五年級結束後的暑假,時間比較多的時候,讀讀看華人武俠界的頭號經典:「射鵰英雄傳」。 
 
海外的小華僑閲讀金庸小說,除了文字上的難度之外,書裡繁複的情節,以及一些比較「成人」的題材,也是父母必須考量的問題。例如在「鹿鼎記」裏,就含有賣淫、强姦、暴力閹割、性虐待狂的情景描述,再加上對這些行為多少有些包容的另類價值觀,讓我覺得不甚適合心智未臻成熟的小學生閱讀。(安媽OS :某些「爬字型」的小書蟲,好像有本事把不適齡的情節,一概在腦子裡自動過濾掉,看過去以後沒什麼特別的感覺,也許這些孩子是例外?)金庸全集裡面,最適合小學生的,可能是「射鵰英雄傳」和「俠客行」:尤其是射鵰的故事基調相當正向,可以作為頭一套的入門書。
 
由於文字和情節鋪陳上的雙重難度,我在網上看過海外小華僑成功閱讀「射鵰」的個案,父母幾乎都曾經使用過各種輔助技巧,例如先讓孩子欣賞小說改編的影視、漫畫作品、在開始時親自陪讀,解釋比較難的詞語、或是用電腦軟體加上注音,等小朋友熟悉了故事的基本設定和習慣用語時,再放手讓他們自行閱讀。我以前是不愛讓安安在讀小說前,先觀看電影或連續劇的,但是這次我破例在網上找了大陸2003版(李亞鵬、周迅主演)的電視劇給她先看。安安初時果真看得相當入迷,不過在看了七八集之後,可能是因為急著想知道後面的情節,開始跳著往下看;我趁機向她推銷原著小說,告訴她看文字應該可以進展的比較快,還可能讀到一些電視上沒有的細節,然後陪她一起看了第一章,她也就高高興興地自己唸下去了。
 
在暑假中安安和阿傅的語言交換流程,已經調整為每三星期討論一本長篇小說。我們前後舉辦過五次「射鵰」的討論會,大約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讀完全書。頭一次的讀書會,為了幫助孩子們進入情況,只討論第一本的頭兩章,讓兩位小朋友輪流敘述情節,大人們則補充細節和歷史背景,再來就以大約一次一本的速度進行。「射鵰英雄傳」全套共四本,每一本都有二十幾萬字。在三四十分鐘的時間內,要詳述情節並不實際,何況細節誰也未必全都記得;所以我們採取的是主題討論的方式:傅爸和我會丟一些題目給小朋友,像是「楊康如何看待和完顏洪烈之間的父子感情」、「郭靖和黃蓉個性是否相配」、「黃藥師想招歐陽克為女婿,有沒有道理」、「周伯通這個人的個性如何?他和南帝、瑛姑之間的事情,和他的個性有關嗎」「你覺得華山論劍的結果合不合理」、「在你心目中,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如何排名」之類,先讓他們說説自己的意見,再引導孩子做進一步的思考。「射鵰」這本書寫到末尾,格局越來越宏大,大家討論的內容也越來越深刻;例如在我們最後一次的讀書會,談到成吉思汗以郭母的的性命相脅,逼迫郭靖帶兵攻打宋朝,郭靖必須在母子親情和民族大義之間作出抉擇。那次的討論我就覺得相當有趣:  
 
安媽:「你們覺得郭靖被成吉思汗逼著帶兵去攻打大宋,要不然就會殺死他媽媽。如果他母親沒有自殺的話,郭靖要怎麼辦呢?」 
安安:「我覺得郭靖從小在蒙古長大,成吉思汗那些人都對他很好。他本來就是蒙古人,為了救他媽媽的命,可以去打宋朝啊。」
安媽:「但他媽媽是宋朝人耶!你們覺得如果他幫蒙古人去打宋朝,他媽媽還會認他是兒子嗎?」
安安:「當然不會啊。」
安媽:「那他要怎麼辦?」
阿傅:「他可以提議兩國和平相處,不要打仗了。」
安媽:「可是你們覺得成吉思汗會聽他的話嗎?」
安安:「當然不會啊。」
安媽:「那你們說吧,這樣他要怎麼辦?」
安安和阿傅:「…………」
 
安媽:「好吧,既然你們想不出答案,那我們就先來談談“郭靖到底是不是蒙古人”這個問題。其實他的情形跟你們蠻相似的: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台灣人,但是你們出生在美國和加拿大,從小就在這裡長大。你們覺得你們是美國或加拿大人,還是台灣人?」
阿傅:「當然是加拿大人啊!臺灣跟我有什麼關係?我很少去台灣,對那裡的情形也不太認識…..」 
安媽:「那如果加拿大或美國跟台灣打仗的話,你們會怎麼辦?」
安安:「那就努力叫兩個國家不要打。」
安媽:「喔,致力和平運動嗎?但是如果真的打起來,你們會幫哪一邊打仗呢?」 
阿傅:「如果真的打起來的話,台灣可能兩個小時就被打垮了,不需要我們幫忙啦!」 
傅爸:「你這樣說不公平喔。如果是美國的兵力還有可能,加拿大的國防戰力其實不強耶….」
 
再來兩位家長就告訴孩子:其實以前類似的史實不少。二戰的時候,美籍日人在美國就受到很大的壓力,有不少人被關進集中營,也有人選擇從軍,幫助美國對抗日本。那時的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,所以也有人被迫替日本打仗。這種異國移民的身份認同問題,對孩子們有切身的意義,所以他們聽了會覺得有興趣。
 
除了內容的討論之外,我們也抽出少許時間,讓孩子們學習「射鵰」中引用的詩詞。安安和阿傅前後背誦了林升的「題臨安邸」、岳飛的「小重山」、詩經裡的「關雎」、「子衿」,以及曹操的「短歌行」,都和射鵰的內容有關。在閱讀引經據典的長篇小說時,如何運用書中的詩詞古文,作為學習中文的教材,是一個可以深入探討的題目,我在下一篇文中再來專門談論吧。 
 
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:小朋友花這麼久時間,讀完這一套經典武俠小說,到底喜不喜歡呢?在這方面就真的可以看出男女大不同了:青春熱血的少男阿傅,對武打情節非常喜歡,真的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,全套看下來還意猶未盡;而愛好浪漫、溫馨、幽默情節的安老闆,則對於沒完沒了的打鬥,感到有些不耐煩。射鵰的前半部,描述郭靖從小的成長過程,她倒是看得興致勃勃、頗有共鳴;尤其欣賞郭靖到桃花島求婚、和歐陽克比試那一章,看完了之後拍案叫絕,立刻又回頭去把整章重新再看一次;但是當郭靖求婚成功之後,老闆好像覺得:主角不是已經學成武功、抱得美人歸了嗎?怎麼故事還沒有完?而且更糟的是(用她的話來説):所有的人又立刻全部乒乒乓乓、莫名其妙地打成一團,難道他們不能用比較文明點的辦法解決問題嗎?她對這部書的熱情,似乎從那時起就慢慢降温了;幸好阿傅的同儕壓力,在此發揮了巨大的功能,安老闆在有學伴共讀、討論的情況下,雖説仍會邊讀邊埋怨:「這些人處理事情怎麼像野蠻人一樣?動不動就用打的」,還是乖乖把全套書看完了。
 
老媽看她這個樣子,難免覺得:以後大概不能指望她自動自發地去讀金庸全集,有股淡淡的失落感;但是想到自己其實亦不愛讀連篇累牘、打打殺殺的武俠小說,除了金庸和古龍還算喜歡以外,其他像梁羽生、溫瑞安、黄易等名家的作品,根本都看不下去,心情也就釋然了。不管怎麼樣,十一歲的安老闆,能夠完成「射鵰英雄傳」的閱讀,總算是達到了個人中文學習的路上一個小小的里程碑;大概就是「以前學到的東西不容易忘光,以後有能力靠自學進修中文」的程度,媽媽還是挺欣慰的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媽 的頭像
    安媽

    好山好水慢慢走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