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幾個海外格友告訴我,她們的小孩在四五歲時,都不肯指讀;也有人問要怎麼引導孩子看著媽咪指讀,或是念出書裏認識的字。其實我在以前的文中,曾經多次討論過這個題材,但是可能資訊太過零散,吸收不易,所以現在再次系統性的整理一下,供有類似疑問的家長們參考。
 
在幾種主要的海外中文教學方法中,「指讀」可能是傳奇色彩最濃厚、大家疑問也最多的一環了。只要是關注中文教育的家長,不管是在華人社會或是海外,大概都聽過「別人家孩子」的指讀傳奇 -- 小朋友跟著爸媽指指念念書本,無論繪本也好、章節書也好、經書古文也好,反正讀呀讀的,就莫名其妙認識了兩三千個漢字,開始看成人書報了。這樣的故事,乍聽起來似乎非常鼓舞人心,事實上大半時間只是造就了一堆焦慮的家長:俺家孩子不是三四歲了嗎,也認得「一二三、大中小」之類的字了呀;而且我念這麽好聽的故事給他聽,爲什麽小子只肯看圖,對我手指的字不屑一顧呢???
 
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寫過無數次,但是既然還是有人在問,那就不妨換個説法,再解釋一次:想靠純粹指讀漢字的辦法,輕鬆達到讀書閲報的程度,是一個複製性很低的方式;在海外沒有中文環境的情形下,能夠做到的孩子,大抵都是文字天賦奇高的「識字早慧兒」(下圖右邊黃圈部分,相關文章見此)。而我這系列的文章所針對的,主要是語文天份在中下到中上區塊的小孩(下圖紅綫的「一般學童」部分),不是網上神媽的天才娃啦。 
 
/tmp/phpLXNvC4   
 
對這些普通娃來説(包括我家的安老闆),要他們在懵懵懂懂的三五歲稚齡,心甘情願地接受某種語文訓練,該方法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:
1. 要有意義
2. 要有趣
3. 不能太困難
 
所以就一樣樣來談吧:要讓「指讀中文」這件事對孩子有意義,除了確認小孩能至少聽得懂書本内容,以及明白「一個字會相對應一個音」以外,最重要的一件事,是孩子的識字量必須足夠。我在這個系列開宗明義的第一篇文章,就已經舉過一個例子:當小朋友只有大約 400 的識字量時,讀起一段童書來,是像這樣的:「小■■■■不同,他■■少了一■■,■■■可不比■人少。他■■■家的■情■定不■,不因■■的■見而■■,如此的■■■■心使得他在■■的過■中■■■■,到■後■■回到■■,和■■家一起■■在火■中。」大部分的小朋友,怎麽會主動去看這種不知所云的文章呢?恐怕連學外語的成人都不會吧!
 
小朋友要能自主閱讀一般難度的無注音繪本,大概至少要有八百個字的識字量(而且是真正認識的字,不是只教過一次的字);要不然五百個字加上注音加持,也有可能指讀繪本(但是如果走這條路線的話。要很小心注意孩子有在看字,而不是在單純唸注音),在這之前爸媽不要太過心急。若真要小孩嘗試指讀,可以使用初步閱讀教材的課文及其配套材料,或是那種超級低幼、一頁沒有幾個大字的繪本,再不然就自己寫簡單的便條給孩子念。如果小老闆連這些都不肯買單的話,那麽家長就辛苦點,繼續充當「人肉點讀筆」, 讓小子看圖吧!小孩如有很著迷的繪本,就繼續反覆一直唸沒有關係,總有一天他把圖都看爛了、內容也熟了,就有可能把眼睛移到那些字上面去啦…
 
至於要書籍的内容有趣,除了迎合小老闆的口味以外,最重要的一點,當然是讀物程度必須適齡,不能太過幼稚;但是這樣講,家長們又要哀哀叫啦:下一個條件不是讀物「不能太困難」嗎?又不能太幼稚,又不能太困難,技術問題很大呀!沒錯,這其中的工程的確相當龐大,可説是「非誠勿試」;這也是我爲什麽在這些文中,沒完沒了地强調「打基礎」有多重要的緣故。教授海外的小華僑學習中文閱讀,挫折感最低的做法,可能是如下圖這種金字塔型的漸進方式:先營造中文語境來培養足夠的語感,再用字卡及其他方法進行基礎識字教育;在基礎穩固以後,指讀以至大量閱讀,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。如果孩子在六七歲的時候,能夠擁有千兒八百的識字量,挑選適齡讀物是不會很難的 – 至於來到這個階段的具體辦法,我以前全都寫過喔。
 
/tmp/php8IvLiV  
 
最後再說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指讀最大的目的,並不是增加識字量。這方面的理論有些吊詭:雖説閲讀對識字頗有幫助,但是擴充識字量的法子很多:字卡、課文、遊戲、寫字、音頻、視頻,都可以用來累積字彙;指讀只是衆多方法中的一種,而且對某些孩子來説,還是不太靠譜的一種呢。咱們家的安老闆,就是個經典的例子:就算和媽媽輪流指讀完一本七八萬字的書,其中主角名字裏較難的字,起碼看過幾百次之後,單獨拿那個字的卡片給她看,居然還會光榮「摃龜」,不認得就是不認得!只能說孩子們的天賦和技能,真是人人不同,個個有差啦… 
 
「指讀」真正獨一無二、無法取代的目的,是練習「漢字解碼」的閱讀自動化程序。有關這方面的概念,我曾經在「如何增進閱讀流暢性」一文中詳細寫過。文字資質一般的海外普通娃,別説識字量不夠時無法閲讀了,就算是文中每一個字都認得,在剛開始指讀時,仍然很可能會念得結結巴巴、跳字漏句、文不成文;還有更詭異的「明明整句全都念出來了,裏面也沒有生澀不解的詞彙,卻偏偏不知道是什麽意思」的情形,必須要用手指著字一再練習朗讀,情況才會慢慢改善。這個過程對於已經投下好幾年時間、精力、金錢的家長們來説,是非常、非常挫敗的;如果再加上一些臉書團、微信群的「神媽」在旁邊大力放閃,宣揚家裏那位「沒啥天份」的小子如何輕易進入中文自主閲讀的話,爸媽們大概會覺得自暴自棄,超級想去撞牆吧! 
 
我在此想告訴大家的是:這種閱讀不順的情況是常態,那種只認識兩三百個字就願意去看書的是特例,家長不用跟那些識字早慧的神童比。中文是個很難的語言沒錯,但是閲讀這件事並非 Rocket Science,只要孩子不是學障兒,就有辦法把他帶進中文閲讀的世界。一切事物變化都是從量變開始,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,必然發生質變,親子閱讀也不例外:看似不明顯的進步慢慢堆積,在某個時間點,就會發生飛躍性的改變;願意一步一脚印,踏實往前走的人,以後是會體會到這一點的。請各位有志者不要氣餒,繼續加油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