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「三年級障壁」以及一系列後續的文章裏,探討了海外的中文「繼承語」學習者,在進步到華人社會約三年級程度時,可能會卡關的問題。其中曾經反覆討論的一個最大關鍵,就是孩子們沒有累積足夠的高階詞彙、語感、書面語、文化素養。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,我也提出了各種解決的方法,包括加强基本功、拓展閱讀的深度和廣度、適當接觸文言文材料等;但是在中文閱讀文本的介紹方面,我的重點一直都放在各種青少年文學作品上面,很少涵蓋非小說的閱讀。事實上,如果想提升孩子整體的詞彙及語感,非文學類書籍的涉獵,也是相當重要的。
小說和非小說有什麼不同呢?簡單來說,小說是作者憑腦力想像、創造出來的,而非小說則是根據事實寫成的。非小說的範圍非常廣泛:傳記、遊記、史地、政經、理財、哲學、宗教、科學、醫藥、心理/心靈成長、藝術、建築、教育、家政、新聞報導及討論,全都包括在内。從語言學習的層面來看,小説或是文學性的散文作品,雖然使用的詞彙一般都深刻優美,能夠充分提升語文程度,但是也會受限於作者創造的世界,較難涉及某些各行各業的特定名詞或是表達方式。讓孩子們閱讀非小說,除了拓展他們的知識層面和眼界之外,也能夠充分補充文學作品裡面缺乏的各種專業詞彙。這一點對海外的孩子尤其緊要:雖說即使對於華人社會的小孩,閲讀非小説類的書籍,仍然會受益良多,但是台灣和大陸的中小學生,不僅僅是上國語課,也要學習社會、自然、數學、美術、音樂等學科,再加上日常生活裡面的接觸的新聞報導、知性節目、宣傳資料、網路訊息,多多少少會累積一些非文學方面的素養;而海外的小華僑們,若想要用中文吸收這些知識,就完全必須主動去習得(acquire)了。
我之前曾經反覆強調的另外一個重點,就是欣賞文學作品,最好能閱讀原文;因為文字畢竟是文學作品的載體,翻譯無論怎麼佳妙,總是會流失若干原文的精髓(安媽OS:更何況市面上不負責任的爛翻譯並不缺貨)。但是非小說的閱讀,就未必必需要那麼講究了。誠然有些非小說(尤其是傳記、遊記、歷史和報導文學)也可以是相當出色的文學作品;不過很多以傳播知識爲主的非小説,例如科普書籍、知性的趣味圖書、理財刊物之類,因爲孩子吸收的重點是詞彙和資訊,即使讀的是譯文或漫畫,效果上也不至於打什麽折扣。而且很多非小説是大部頭的套書,選購起來比文學作品更加方便。底下介紹一些海外台灣家長較為熟悉、或是可能派得上用場的中文非小説讀物(安媽OS:傳記類因爲非常接近文學,我會另文論述,在這裏就先不介紹了):
一、小牛頓出版作品:這家出版公司在華人圈内超級知名,可能不太需要宣傳,我就直接引用官網的介紹詞吧:「小牛頓科學教育有限公司,是臺灣科學類出版界的知名品牌,以”科普教育是根與芽的智能工程“為宗旨,1983年引進牛頓雜誌,在臺灣發行繁體中文版,叫好又叫座」。所以這家出版社以引進知名日本科普雜誌起家,數十年來生意越做越大,不僅陸續發行小牛頓雜誌、小小牛頓雜誌,還出版了許多暢銷的系列科普漫畫、童書,前後一共獲得三十座金鼎獎、科學獎的肯定。近年來小牛頓推出很多電子化的產品,讓海外的家長們選購起來更加方便了。
二、三采出版作品:另一家重量級的台灣非小説童書出版社,以引進韓國知識型漫畫知名。他家最暢銷的作品,是韓國漫畫家姜境孝的系列作品「尋寶記」,以冒險故事傳遞世界各國風貌,據説曾經在台灣創下圖書館最高借閱率。「尋寶記」的故事性很高,不能説是典型的非小説;不過三采出版的很多其他作品如「科學實驗王」、「科學發明王」、「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」、「明日數學王」,都是廣受歡迎的韓國科普漫畫。再加上「漫畫大英百科」、「希臘羅馬神話漫畫套書」、「世界史偵探柯南」等不同領域的學習型漫畫,就算是不愛孩子看漫畫的父母們,都會忍不住掏錢出來「貢獻」吧。
三、如果歷史是一群喵:中國大陸非常風行的網路漫畫,把不怎麽親民的中華古史,藉助超萌貓咪化身的歷史人物,用幽默易懂的方式演繹出來,極受小朋友歡迎。後來又陸續出了網路動畫、繁體版漫畫。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優秀的歷史類童書,例如「吳姐姐講歷史故事」、「給中小學生讀的世界史」、「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」、「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」等等,但是對於海外的小華僑來説,純文字的非小説閲讀,可能會因爲語言程度不夠,覺得太困難或是太枯燥,而不願意挑戰;輕鬆風趣的漫畫,在這裏就有絕對優勢了,何況還有好看的卡通片「助攻」呢?
四、昆蟲記:十九世紀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,耗費四十多年心血完成的經典鉅著。因爲「昆蟲記」對各種各樣的昆蟲生態描述細膩、觀察翔實、文筆優美,所以百餘年來流傳不衰,曾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。中文翻譯的版本也非常多,從漫畫版、兒童版、節譯版到全譯版,林林總總無所不包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程度,選擇適合的版本,讓小朋友試讀看看。
五、植物大戰殭屍:這個漫畫系列的來源相當奇葩:「植物大戰殭屍」的原始版本,其實是中國大陸一個流行的電子遊戲。因爲電玩太受歡迎,衍生出一系列的知識性漫畫,而且熱潮一直從中國延燒到台灣。現在的繁體中文版,除了學習語言的成語和唐詩漫畫以外,也有歷史、科學、人體、恐龍、博物館、中國名城、機器人等學習型的漫畫。這些系列會成功是必然的 -- 對孩子們來説,還有什麽比電玩更美妙的學習誘因呢?
走筆至此,忽然發現以上的非小説書單,竟然是以漫畫書爲主;不過再想想,倒也覺得理所當然。我的女兒安安不是非常喜歡漫畫,所以我在這方面的個人體驗不多,此文中提到的圖書,大半來自海外親朋和讀友的分享,而這些學習中文的小華僑們,限於語文程度,自然會被文字簡短、畫面豐富的漫畫吸引。既然這些書可以激起孩子難得的中文閲讀興趣(而且還是無注音閲讀!),又可以增添各方面的知識,我當然也樂於推介。書海浩瀚,掛一漏萬是必然的,就請讀者們多多諒解,或是留言補充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