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在海外的許多華僑父母,都希望子女有優秀的中文程度,但卻並不一定會滿懷熱忱地傾全力教學,因爲有些人會考量學習中文的「機會成本」(opportunity cost)。這是經濟行為裡一個很關鍵的觀念。簡單地說,如果我們把人力、物力用在某一件事,就會失掉其他機會;而所謂「機會成本」,就是當你做一個選擇時,所放棄最大的好處。例如努力追求中文程度者,會損失一部分集中火力學習當地語言、提高學業成績、學精某種才藝的時間和精力,這些就是學中文的「機會成本」。很多海外父母到了小孩年紀稍大時,會放棄中文學習。頭號理由一般是孩子不想學,第二號理由林林總總,但是概括起來,大概就是「機會成本」太高了。  
 
在所有海外學中文的「機會成本」中,最昂貴的一樣,自然就是當地語言的程度了。在這方面華僑父母大抵分成兩派:一派害怕孩子如果小時候在家裡,都不學英文(或其他當地語言,下文暫且全用英文代表),入學以後程度會不如同儕,所以從小就盡力推英文,中文教得比較馬虎甚或不教;另一派則覺得孩子學習語言的潛力無窮,小時無妨全力猛推中文,孩子上了學以後,英文程度自然就會趕上來,不必多所擔心。 
 
這兩種想法其實都各有它的不足之處。中文是一種非常難學的語言,我在「海外華僑對子弟學中文的期望值」一文中,就曾提過土生土長的華僑子弟,若想要達到「中文口語流利,在閱讀方面堪堪脫盲,可以看漫畫或橋樑書,以至於一般少兒書籍、甚或淺近書報雜誌」的初步小成程度,需要投入的時間,可能介於1000-2000小時之間;所以對於 「激推當地語文」派的家長來說,除非孩子的語文天份很高,可以雙語齊頭並進,否則在學中文的成本下得不夠重的情況下,孩子的英文閱讀程度會很快的遠遠超過中文,造成對於中文閱讀意願低落的結果。至於那些不惜工本推中文的家長,情勢也並非「把小孩子往學校一丟,英文問題就自然解決」那麼單純 -- 有些語言天份不佳、學前接觸英語有限的孩子,人學之後真的可能有學習困難,甚至還有社交不順利,影響心理的問題;而某些得天獨厚的孩子 ,則可以輕易把雙語都學得游刃有餘。在此我暫時不涉及這兩種極端,就集中於討論中等天賦的孩子好了。 
 
六七歲以下的小朋友的確全是學語文的天才,即使是完全不懂英文的孩子,在被丟進全英文環境的幼稚園或小學裡面以後,只要有普通的語言天份,就可以很快的習得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,也能順利進入童書的自主閱讀 、趕上甚至超越當地孩子的水平,讓家長欣喜不已;但是學語文這件事情是必須不斷往上攀升的,而且越往上走講究越多、層面越廣,在今天各國升學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,許多華僑父母並不會滿足於孩子只有當地小學生一般的英文程度,而是希望比同齡生高出至少兩到三年。如果孩子把很大一部分的學習時間花在中文上面的話,一定會占用到英語海量閲讀、積蓄字彙、磨練寫作的時間,那麽想達成這樣的目標。就有點難度了。
 
海外中文教育前輩 Oliver Tu ,曾經寫過 "Mind the Gap"(注意語言落差)一文,大意是那些想搶在孩子八歲前,奠定良好中文基礎的海外家長,因爲會把大量時間匀去學習中文,必須要有子弟的當地語言程度略低於家長目標,從四年級初起要努力衝刺的心理準備。他的兩個女兒都聽話乖巧,小女兒的智商甚至達到天才等級,而且父母從小在悉心教導女兒中文之外,也讓她們去上私立的全英語小學;但是到了女兒中年級時,Oliver就發現兩個女兒都有英文閱讀能力不如期望的情形,讓他必須花費不少時間精力來補救,其中甚至包括讓女兒從學校退學一年多,在家全力學習語文的極端作法。當然了,就像大部分華人家長一樣,Oliver心目中「及格」的英語閱讀能力,其實是相對超前的,例如他女兒後來大概是在十到十一歲時,能夠讀英文版的全套哈利波特,但他表示這樣還不夠理想,因爲如果女兒未曾花那麽多時間學中文的話,八九歲時應該就可以看了。無論他的標準如何,這其中有「機會成本」要如何分配的問題,則是不爭的事實。  
 
海外的家長和小朋友的時間都是有限度的,如果把全力學習中文的時間和精神,投注到某種運動或是數學競技的話,到了高小或初中的年齡,小朋友也許可以稱霸學校、甚至去參加校際或更高級的比賽了;拿來學中文的話,很可能連同年紀的台灣和中國小孩程度都達不到(安媽OS:即使是像我這麼努力,安安在生字默寫的方面,仍然大有不如)。而且對於非常注重升學競爭的家長來説,在孩子具備了華人社會初小(二、三年級)程度的中文能力以後,花大把時間精神繼續進階中文程度,對於報考名校沒什麼助益,但是如果把這些力氣用於學習當地語言、提升學業成績、專精某些課外活動的話,卻有用得緊。何況大部分的家長,除了把小朋友送到中文學校之外,根本不知道如何著手教學,所以不少海外華僑父母,當小朋友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階段,感到每天的時間就這麼多,必須在強度中文教育以及當地語言教育、其他各種課外活動之間取捨的時候,現實的考量往往會開始佔上風,覺得繼續致力中文教育的「機會成本」太高,恐怕不能説是很值得。   
 
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所有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,如果海外父母在面臨抉擇的時候,不想付出可以用在別的學習和活動時間的「機會成本」,覺得反正孩子中文說得不錯、也學了不少字,就就在家講講中文,花一點點時間維持(例如去上上週末中文學校)即可,那麽他們到了孩子青春期時段,就會面臨一個更加微妙的「機會成本」問題:和孩子深層交流的語言選擇。
 
部落客南橋曾經寫過一篇文章,討論海外中文教育的「機會成本」,講得很深刻。作者主張在孩子中文程度不夠的情況下,父母勉強他用中文交流,會造成於關鍵的智力發展期間,缺乏有深度、有廣度對話及討論機會的隱形損失,不僅會限制孩子發展的高度,也可能對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。尤其是在華僑家長對非母語的掌握度不夠好、孩子的中文口語雖然標準流利,但卻沒有高明到在各種領域都能交流無礙的情形下,真可能會導致雙方溝通不夠深入、關係日漸疏離的遺憾結果。
 
像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,所有父母都必須憑自身的狀況、價值觀,以及孩子的天賦和興趣來取捨。對於我們這一代的孩子,過去一年多來,有個非常特殊的變數,就是全球性的新冠病毒大瘟疫。各國的封城、停學措施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大量上課、社交、運動和參與各種課外活動的時間;許多家長和學生,其實是在被半強迫的情況下,把這些時間成本轉化成了學語文的機會。所以在疫情期間,我聽說過很多孩子,因為被關進家裡的純中文環境、多了閱讀中文的時間,甚至回到台灣上了一年半載小學,中文程度突飛猛進的故事;但是孩子如果把可觀的時間精力都放到學習中文上面,疫情結束回校以後,可能又要努力追趕英文(或當地語言)的程度了。
 
/tmp/phpNh6DQ8  
 
這個問題在同時學習三種(或更多語言)的孩子身上,會更加明顯。我女兒安安在學前時代,極爲偏重中文學習 ,幼稚園時則進入英文和西班牙文的雙語學校。剛開始的頭兩三年非常辛苦,她非但幼稚園和小一的成績不怎麼樣,而且用三種語言閱讀都有困難,讓我除了在每天努力教中文之外,也要陪讀英文,並且聘請保母兼家教來幫助她的西班牙文學習。即使如此,在她念完三年級之後,我們仍然開始感受到必須增強英語程度的壓力,遂把她轉出英西雙語學校,進入一般的公立小學 ,接受全英語教育,再加上疫情期間大量閱讀英文小說的加持,安安在四年級到五年級間,英文能力的確頗有進步,但是學習中文的時間就相對大減了。去年因為疫情,她又利用多餘時間開始學習法語,雖然學得很有興趣,但是在這個暑假過後,她升上六年級,在美國算是初中,學校上課時間增長、課業增多,再加上鋼琴、田徑等課外活動,勢必沒有辦法維持以前的多語學習強度;而學習語言是不進則退的,在這種情況下,要如何至少維持她現有的語文程度,會是我們一個很頭痛的問題。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,只能且戰且走,一面估算 「機會成本 」,一面努力前進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媽 的頭像
    安媽

    好山好水慢慢走

    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