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海外學中文 (8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我在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「橋樑書 – 理論篇」一文中,提到以橋樑書為教學主力的方法,在今日的海外中文教育界,是極度被忽視的一環。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,應該是此法的「投資額」不算太小,令人望而生畏。有些家長聼到要買一大堆橋樑書,天天讓小朋友讀。也許會想:天啊,這到底要花多少錢?再加上每天陪小孩讀書的時間,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呀!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?看來我有必要在此精算一下「海外橋樑書中文教學」的「投資報酬率」,就用我女兒安安的例子來估計好了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我在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上一篇文「橋樑書–理論篇」中,討論了「平行閲讀」的觀念;亦即是刻意讓小華僑的中文閱讀材料,保持和英語閲讀的進度相仿,或是略低一點,以便維持孩子的程度及興趣。在這篇文中,我打算談談具體的操作方法。有些家長也許會認爲:不是買些中文橋樑書,天天讓小孩看就好了嗎?誠然每天持續不斷的閲讀,是最主要的成功之鑰;但是一些細節上的辦法,還是可以稍做講究的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我在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「第一個瓶頸期」一文中,討論了要如何幫助子弟們度過「識字量從五百到一千」 這個大關卡的方法。現在讓我們假設:有一位海外的小華僑,在父母親的努力下,累積了過千的中文識字量,也能夠自行閱讀無注音的繪本;但是這並不表示小朋友已經「脫盲」,具備了真正自主閱讀的能力。在這個階段的華裔子弟,別說閱讀大部頭的金庸小說了,就連知名的少年章節小說(例如陳郁如或者沈石溪的作品),都沒有能力看懂。要怎麼樣作,才能順利打通「從繪本到文字書」的下一個難關呢?

圖片: 陳郁如的「詩魂」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在英語國家的小學教育體系中,「分級閲讀」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語文教育方式。專家們採用科學性、系統性的分析法,依孩子們在各年齡層的智力及理解力,開發出詞彙數量、句型結構、拼讀難度、內容深度逐漸拾級而上的語文教材,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會閲讀。美國公立學校的幼稚園至低年級生,在他們「學習閲讀」(Learn to read)的階段,主要教材就是全套的分級讀物,搭配每天十五至二十分鐘的課外閱讀;至於什麽字卡、文法、寫作,在此時都只是陪襯而已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我在網上搜尋有關海外中文教育資料的時候,常常看到一個說法:讓孩子們觀賞中國的歷史劇,是種不錯的學習方式。不過因為安安仍然處於眼睛正在發育的年紀,我不太願意讓她看劇情落落長的連續劇,所以始終沒有採行這個辦法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在小朋友語文教育的啟蒙階段,追求自主閱讀能力的兩大指標為「識字量」與「流暢性」。其中的「識字量」這個題材,在本系列中已經有過詳細的討論;在此將專門論述「閱讀的流暢性」(Reading Fluency)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我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,最基本的主張是依著「識字先行,多認少寫」的學習方針,抓緊小娃「識字敏感期」出現的時間(大約在三四歲到七歲之間,依小孩的語言天賦及中文語境而定),快速教導孩子認識中文最常用的「高頻字」,配合親子閱讀及指讀,達到能自主閱讀中文的目標。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句話:「朗讀是語文教育的最古老、最普及、成本最低、效果最好的訓練方式。」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對想讓子弟學習中文的華僑家長來說,在海外沒有語言環境、沒有官方中文教育系統的情況下,剛開始時常會有不知如何著手之感。大部份人採取的方法,是在家裏和孩子講中文,到了學齡,就送進當地的週末中文學校;但是這樣做的家長,幾年下來後,會有不少人對成果並不滿意。究其根本,原因很可能在於父母們的「投資額度」以及「期望值」不成比例的緣故。華僑家長在計畫子女的中文教育時,如果能先定出自身的「期望值」,再依此估算必須投入的時間、精力及金錢,未來應該就不至於有挫折感了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過去近兩年來,我花了不少時間精力,撰寫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文章。但是最近有若干留言,卻讓我領悟到對一些海外的華人家長來說,最迫切的問題並非孩子能否閱讀中文書,而是更加基本的「小孩不肯和爸媽講中文怎麼辦」。例如有個讀友就問我:「要如何能夠教導英語,指導作業,但是不會讓孩子變成一般ABC,漸漸就不開口說中文了呢?」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我在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前一篇文「中文童書的選擇」提到:因為教小朋友閱讀很大的一個目的是學習「語文」,所以選擇兒童讀物時,最好採用相當數量以「中國語文」撰述的原創作品。可惜中文童書的整體質量,遠遠不如外文童書,所以坊間的兒童繪本,仍然以歐美日韓等國的譯作為主;不過近年來華人的兒童文學作家越來越多,也頗創造出了些優秀的作品。在這裏我會分享一些女兒安安在初學中文閱讀時,念得饒有興味的台灣原創繪本,雖然數量不多,可說掛一漏萬,但是大家也不妨稍作參考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前一篇文「中文童書的來源」,內容主要是討論在海外的中文童書入手管道。在非華人的社會蒐購中文圖書,是頗為勞民傷財的事;為了利用有限的資源取得最佳效益,書籍的選擇必須要有所講究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在海外中文教育的啟蒙階段中,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容質疑的;即使說是成功最大的關鍵也並不為過。我在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篇之九:指讀實戰篇」一文中提過:有志於追求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華僑家長,在教會了小朋友大約五百個中文字後,就應該開始循序進行從低幼繪本、一般繪本、橋樑書到章節書的大量指讀。但是教學當然要有材料;不同於遍地書店、圖書館的華人社會,在海外中文童書的來源,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書籍的選擇及入手管道,都必須要有所講究。在這裡先討論最基本的一點:書從哪裡來﹖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資源: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在上一篇的「頭五百個漢字教學法(準備篇)」裏,我描述了教授學齡前小華僑識字的準備工作。現在該把真正的「牛肉」(教學法)端上桌啦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識字是閱讀的基礎。我在此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「指讀實戰篇」一文中說過:文字天份中等的海外小朋友,即使只想自主閱讀非常低幼的繪本,也需要擁有至少五百個字的識字量。在底下這兩篇文中,我將分享個人覺得實際可行,而且曾經試驗成功的「漢字五百教學法」;這種方法最適用的對象,是以學齡前(一般是六歲以下)的海外小華僑,家中有說中文的小環境 -- 亦即所謂「繼承語」的學習者為主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最近台灣有個熱門話題:有立委主張廢除注音符號,改用拼音系統,一時各方意見紛紜,好不熱鬧。其實中文的注音和拼音,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:就如大陸通行的漢語拼音系統,所有聲母、韻母和注音符號的對照表,連一張A4紙都印不滿,四聲的標註也一模一樣;嫻熟注音系統、又會寫英文字母的人,認真學起漢語拼音來,恐怕要不了一個禮拜,就可以運用自如啦。若是撇開政治、文化上的考量不談,兩者之間工具性的差異,大概只在於注音有助於小朋友學習若干中文字根,而拼音打起字來比較方便而已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我在上一篇「聽讀訓練的重要性」中,闡述了我對於有意教海外小華僑閱讀中文的家長們,應該多多重視「聽讀教育」(包含書面語的聆聽訓練)的理念。在海外沒有中文語境,華僑子弟們除非是居住在華人區,或是透過家長的刻意安排,會從小缺乏自環境中經由聆聽管道(例如週遭大人的交談、電視、電影、廣播、各種演出)理解書面語的機會。這種匱乏如果程度嚴重的話,會影響到中文閱讀的學習。道理非常簡單:如果一個小朋友「聽讀」一本書懂不了的話,就算他能把每一個字都念出來,照樣是懂不了的啊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最近有兩位關心小孩中文教育的歐洲媽媽,留言與我交流。雖然她們家的小朋友只有兩、三歲,但是有著強烈「中文危機感」的媽咪們,不約而同地對我討論過的「字卡教學法」,表達了強烈的興趣。不過以我本人的教學經驗,以及網上所讀到的大量個案看來,我是覺得在海外缺乏中文語境、小朋友又沒有「識字早慧」傾向的情況下,想讓兩三歲的小華僑系統性學認漢字,效果可能會未盡理想,還不如先把時間投資在「聽讀訓練」(包含書面語的聆聽訓練)上面。 
 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我在「韻語識字法」一文中,討論了中國的經典基礎識字教材「三百千」(三字經、百家姓、千字文)。這幾本韻語教科書聲韻鏗鏘,短小精鍊,對兒童來說易於成誦,而且生字比例奇高,是流傳千年不衰的漢字啟蒙教本。但是這套教材也非盡善盡美,最大的問題在於內容:「三百千」之中,百家姓單調枯燥,千字文用詞艱深;即使是較為親民的三字經,遣詞用語也非啟蒙年齡的兒童所能理解,而且內容一本正經,什麼三皇五帝、天地人倫的題材,難以引起小孩的興趣,有些甚至已經不合時宜。如果真要採用韻語作為海外中文教材的話,我會建議不如利用文字較淺易、內容較生動的唐詩宋詞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我在「讀經教育」一文中,討論了王財貴一派的「讀經識字教育」:使用反覆指讀四書、老莊等中文經典,不加講解的方式,讓小孩逐漸累積中文識字量,進而獲得閱讀能力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:這是一種復古式的童蒙教育法。 事實上,如果純粹從語文教學的觀點來說,過去千餘年來的私塾啟蒙教育和「王氏讀經法」,在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。前者是韻語的初階識字教育,後者則是非韻文的進階語文教育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