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海外學中文 (9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最近台灣有個熱門話題:有立委主張廢除注音符號,改用拼音系統,一時各方意見紛紜,好不熱鬧。其實中文的注音和拼音,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:就如大陸通行的漢語拼音系統,所有聲母、韻母和注音符號的對照表,連一張A4紙都印不滿,四聲的標註也一模一樣;嫻熟注音系統、又會寫英文字母的人,認真學起漢語拼音來,恐怕要不了一個禮拜,就可以運用自如啦。若是撇開政治、文化上的考量不談,兩者之間工具性的差異,大概只在於注音有助於小朋友學習若干中文字根,而拼音打起字來比較方便而已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我在上一篇「聽讀訓練的重要性」中,闡述了我對於有意教海外小華僑閱讀中文的家長們,應該多多重視「聽讀教育」(包含書面語的聆聽訓練)的理念。在海外沒有中文語境,華僑子弟們除非是居住在華人區,或是透過家長的刻意安排,會從小缺乏自環境中經由聆聽管道(例如週遭大人的交談、電視、電影、廣播、各種演出)理解書面語的機會。這種匱乏如果程度嚴重的話,會影響到中文閱讀的學習。道理非常簡單:如果一個小朋友「聽讀」一本書懂不了的話,就算他能把每一個字都念出來,照樣是懂不了的啊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最近有兩位關心小孩中文教育的歐洲媽媽,留言與我交流。雖然她們家的小朋友只有兩、三歲,但是有著強烈「中文危機感」的媽咪們,不約而同地對我討論過的「字卡教學法」,表達了強烈的興趣。不過以我本人的教學經驗,以及網上所讀到的大量個案看來,我是覺得在海外缺乏中文語境、小朋友又沒有「識字早慧」傾向的情況下,想讓兩三歲的小華僑系統性學認漢字,效果可能會未盡理想,還不如先把時間投資在「聽讀訓練」(包含書面語的聆聽訓練)上面。 
 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我在「韻語識字法」一文中,討論了中國的經典基礎識字教材「三百千」(三字經、百家姓、千字文)。這幾本韻語教科書聲韻鏗鏘,短小精鍊,對兒童來說易於成誦,而且生字比例奇高,是流傳千年不衰的漢字啟蒙教本。但是這套教材也非盡善盡美,最大的問題在於內容:「三百千」之中,百家姓單調枯燥,千字文用詞艱深;即使是較為親民的三字經,遣詞用語也非啟蒙年齡的兒童所能理解,而且內容一本正經,什麼三皇五帝、天地人倫的題材,難以引起小孩的興趣,有些甚至已經不合時宜。如果真要採用韻語作為海外中文教材的話,我會建議不如利用文字較淺易、內容較生動的唐詩宋詞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我在「讀經教育」一文中,討論了王財貴一派的「讀經識字教育」:使用反覆指讀四書、老莊等中文經典,不加講解的方式,讓小孩逐漸累積中文識字量,進而獲得閱讀能力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:這是一種復古式的童蒙教育法。 事實上,如果純粹從語文教學的觀點來說,過去千餘年來的私塾啟蒙教育和「王氏讀經法」,在本質上是有所不同的。前者是韻語的初階識字教育,後者則是非韻文的進階語文教育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我在上一篇格文「讀經教育(基本原則篇)」裏,提到了號稱「能夠幫助突破海外華文教育中的識字閱讀瓶頸」的「讀經派」中心理念:「時機要儘早,教材要經典,並採用誦讀的方法」(直接引用自全力推廣海外讀經教育的楊嵋女士文章「海外華文教育的解決之道」)。這幾句話在實際操作上的意義是:讓學齡前的小小孩一字字、一段段、十遍百遍地反覆指讀四書、老莊等「經典教材」,完全不講解其中的意義,一直到小朋友背起來為止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台灣有一位大學教授王財貴博士,在二十多年前發起了「兒童讀經教育運動」,宣導讓學齡前兒童以及小學生反覆朗讀、背誦古今中外經典的學習法,尤其著重於中國的古典經文如四書、詩經、易經、道德經等。這套方法經過多年推廣,已經有不少追隨者:台灣各地都有民間的兒童讀經班,中國大陸的「讀經運動」,聲勢尤其浩大:王氏在北京設有「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」,其官網列出的全日制讀經私塾遍佈中國各省,有數百所之多,官網聲稱曾受益於讀經的兒童達五千萬人;並在浙江設立「文禮書院」,旨在「培育擔當天下大任之文化大才」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我在此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系列的前一篇文「指讀識字法」中指出:對於以想教授子弟自主閱讀中文的海外家長來說,「指讀」是學前識字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一般在網上能找到的海外中文教育資訊,都很注重「識字量」,什麼讓小孩累積1500、2000、2500的字彙,儘速「脫盲」的美妙憧憬一堆。但是就像我在此系列中反覆強調過的:中文各種約定俗成的辭彙及語法太多,「能識字」並不等同於「能閱讀」。例如說底下我擬了一個假想的報紙標題: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我個人覺得,海外學前中文教育的兩大基石是「識字」及「指讀」,其中又以「指讀」最為重要。傳統的海外中文學校教育,幾乎全以教科書的精讀為主;很多念了十年中文的學生,課外的中文書沒看過幾本。對於以「自主閱讀」為女兒的中文教育首要目標的我來說,是無法認同這種作法的。試問若有個小孩想學游泳或是騎腳踏車,爸媽就天天叫他研讀教學手冊或是看錄影帶,從來不讓他跳進泳池或是跨上腳踏車,小孩子學得會嗎﹖海外的父母如果想要孩子能看中文書,那就要拿、起、書、來、讓、他、讀、呀!那如果小孩還不識字呢﹖當然就要大人指著字讀給他聽呀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這篇格文是此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系列」前一篇「字卡識字法」的姐妹作。上次我分享了以學齡前的幼兒為對象,海外華人家長自製中文字卡和自蒙教學的辦法,不過純粹的「無教材教學」難度較高,耗費的時間及精力,未必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的(尤其是父母都全時工作的雙薪家庭);在這種情形下,採用一些現成的識字教材,會是比較可行的方法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我在這個中文自主閱讀系列的上一篇「基礎識字量之原則篇」中提到:台灣和中國現行的語文教育,採用的是「隨文識字法」。在課文中出現的生字,學生們必需全盤學會:能認、能懂、能用、能寫。而記憶文字的方法,是以大量書寫為本。這樣的學習方法,當然可以把中文基礎打得很紮實,但是對想學中文閱讀的小華僑們來說,因為時間耗費太多,做起來不很切合實際需求。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採用「識字先行,多認少寫」的方針,在不要求學寫字的情形下(有些人連注音都不學),直接教小朋友認方塊字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其實這篇文,應該是「海外學中文」分類裏,開宗明義的第一篇文才對,因為它的重要性,遠遠超過其他所有文章的總合 -- 不管家長或老師對教小華僑中文有多少功力、經驗和熱情,如果孩子毫無興趣,打死不學的話,那有什麼用處呢﹖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這個中文自主閱讀系列,已經寫到第五篇,應該開始深入探討中文閱讀最重要的工具「基礎識字量」了。因為中文不是拼音文字,無法望文生義、解音,所以不管小孩子語感有多好,也沒辦法像英文般學學發音規則,就一字一句地念下去。我在「掃盲大作戰」一文中,提到過台灣和中國的官方「脫盲識字標準」,在1500至2000字之間;而一般在華人社會接受正規教育的小朋友,只要乖乖跟著學校進度走,到了小學中年級時(語言天份佳者更早),就可以到達這個標準了。 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我在這個中文自主閱讀系列的上一篇「識字敏感期」中,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中文的自主閱讀訓練,不是在教小孩識字時才開始;而是在小孩開始牙牙學語、甚至更早時(例如說一出生),就應該著手進行了。有些海外的華僑家長會說:「喔,不就是在家裏堅持和小孩講中文嗎﹖這個不難呀。」如果家長的目標只是要小朋友會聽會說中文,在家裏用中文對話,有可能已經足夠;但是如果想競逐「自主閱讀」這個「聖杯」的話,作法就沒有這麼簡單了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

海外中文教育是個特殊領域,不能比照華文社會的純母語教學法,幾十年來週末中文學校一再的失敗,已經證明了這一點。我這個「海外學中文之自主閱讀」針對的,是此特殊領域中的一個特定族群:在海外土生土長、或是很小就出國,缺乏學習中文的大環境,但是家中有至少一個嫻熟中文的長輩,可以營造語言小環境的華僑子弟。這種小孩的學習模式,介於學母語和外語之間,有人把它叫做「繼承語」(Heritage Language)教學。可想而知的,在異國以繼承語模式學習中文閱讀,基本上是「小環境(中文)對大環境(當地語言)」的龜兔賽跑:如果按照正規的跑法,烏龜是跑不贏的;想要和兔子並駕齊驅的話,除了像寓言故事中說的一定要努力不懈、堅持再堅持之外,就是要儘可能提早開跑 -- 但也並不是胡亂開始、越早越好喔!如果烏龜凌晨三點在黑漆漆的野外亂跑,咕咚摔了一跤,就得不償失了。尋找最有效率的起跑時間點和路線,是很重要的。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五四運動時代的知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:文字語言的訓練,主要是訓練語感。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我覺得海外中文教育的「聖杯」(Holy Grail), 絕對是「自主閱讀」四個字。我們學一種語言,無非就是要能夠熟練地用它溝通。不管一個學生背過多少生字、念過多少課文、字寫得再漂亮、能造詞、造句、做小文章... 如果他拿起一本中文小說或一張報紙,念來念去不知所云的話,坦白說,我覺得全都沒有用,文盲還是文盲啊! 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

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趨雄厚,很多美國人都對他們「最大債主國」的語言產生了高度興趣。忙著教子女中文的超級名人中,包括了臉書老闆扎克伯格(Mark Zuckerberg)、惠普企業(HP Enterprise)的執行長惠特曼(Meg Whitman)、量子基金創辦人羅傑斯(Jim Rogers)、傳媒大亨梅鐸(Rupert Murdoch)等。最近有段影音在中國網上瘋傳,內容是個很可愛的金髮小姑娘,用美國口音的中文念誦「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」的「憫農」詩,這位五歲小妹妹不是別人,正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的外孫女!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

中文公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,因為漢字和拼音文字不同,字型和字音之間並沒有對應的關係。要能夠熟練地閱讀中文書報,除了把兩千多個中文字,一個個像圖案般記在腦裏之外,別無他法。對一般中等資質的小朋友來說,這個過程在具有語言大環境、每天按部就班學習的情況下,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;但是有沒有小朋友學中文字像學說話一樣,不需師長花什麼功夫教導,毫不費勁、輕輕鬆鬆地,在入學前就自已會看書閱報了呢﹖
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

我在美國教家裏那隻小華僑學中文,除了缺乏語言環境外,另外一個很大的困擾,就是閱讀材料的不足了。我家的中文書雖然不算少,但是在安安出生前,理所當然地沒有任何兒童讀物。住在加州的弟弟妹妹,已經盡其所能,把各人家中所存的中文童書全都送來;但是在我最近開展了「閱讀大作戰」計畫之後(請參考:「無聊不讀書 -- 談“親子閱讀”的大誤區」一文),每天的親子閱讀都需要源源不絕的繪本供應,「恩典牌圖書」很快就不敷使用了!

 

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